桑子昂满是沮丧地回到了工部,立即就被同僚给围上来了,左侍郎还带着关切的笑容说道:“桑大人,景王批了吗?”
此时桑子昂脑子还有点懵圈,心情也有些忐忑,所以没有留心其它,他把手上拿着的那张计划表放在左侍郎的面前,把九皇子吩咐的要求一五一十地讲完了。
左侍郎和其他同僚听罢面面相觑,有一个主事突然说道:“景王不会派人去调查那些商人吧?”
然后若是发现商人供给工部的货物单价和市价不一样,或者质量不相同……想一想,所有人都打了一个寒颤。
左侍郎脸皮抽了抽,而后无力地摆摆手道:“桑子昂,你们赶紧按照景王的要求把这张计划表写好,今天务必要从户部拿到钱,明天就要开工了,这几天天气好,若是下起雨来,那可就糟糕了,必须要在下雨之前修缮好。”
桑子昂等几个负责宗庙左殿修缮的官员立即凑到一起开始写计划表,当然一张表不够用,他们模仿能力很强,很快原模原样地做出第二张计划表,最后统计出来的总金额是一千八百五十两银子。
他们本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当然工部的账册会做得非常完美,不会让户部察觉,而后多出来的那一点点余额,大概就会被几个官员分了,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不能搞特殊,不然在哪个部门都做不下去。
半个时辰之后,桑子昂再次来到户部,心情仍然有几分忐忑,他把手上的计划表呈递给九皇子。
墨绍珩低头认真看过之后,在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大名,而后朝外面喊了一声,叫了一位主管京城各处账目的郎中,仔细吩咐了他之后,就让郎中领着桑子昂去库房那边领钱。
库房登记账目出入的官员仔细看了看桑子昂递上来的计划表,心中微微诧异了一下,但很快做好登记之后,就从库房拿了一千八百五十两银子出来。
等桑子昂离开,那郎中返回库房这边,从那位官员那里借来了计划表仔细看了看,而后拿回办公房和同僚讨论来着。
“你说这样的计划表是不是一目了然?”比他们写什么‘二月初三工部领宗庙左殿修缮款项一千八百五十两’更加直观呢?而且还附带有各材料的数量、单价等等,在这上面做文章的话,就比较难一些,当然都是常年和账目打交道的,也知道想要做手脚也很简单,除非把源头堵上。
“对呀,这就是刚才王爷让桑子昂做的计划表?”
“不知道还有没有其它的用途?”
“肯定有啊,把上面的名称改一下,比如水渠修筑计划表,在这里天上需要石头、石灰、砂、糯米等等,这不就很通用了么?”
“像今天出多少银钱,收入多少银钱,也可以做个表格,比如拨给了兵部多少钱,用途为何;工部多少钱,用途为何,这样以后查账目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嘿嘿,对呀,不用满篇都是字,看起来一目了然。”
可谓一通百通,右侍郎是一个比较耿直的官员,他从外面回来,听到同僚他们的讨论,而后他听明白之后,说道:“我们去请教一下王爷,如果真这么好,以后都用这样的方式记账,也免得看得头晕眼花。”
此时临近午时,快到晌午吃午饭的时候了,他们上午的工作基本上做完了,剩余这点时间可以消遣一下。
墨绍珩并没有藏着掖着,表格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个通用品,一通百通,根本不用他教,不过他额外推荐了洋人传过来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在两个朝代以前就传进华夏的,只是一直没什么实用之处,自然就没有人去用它,但用在账目上面,却又能减轻从事会计行业的人的工作,毕竟满篇的汉字,没有简洁的数字来得一目了然。
右侍郎感叹道:“王爷,您是如何想到的呢?下官等人做了这么久的账目,就从来没有想过改进改良记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