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百多年前,大觉寺第一任住持大师,最初他是想出家当道士,原因是不想剃头,就算他想出家,也要保持自己的美丽,但白云观观主拒绝了他,说他没有慧根,他转而投向其他道观,但其他道观也不收他,他气愤之下就出家当了和尚,而后佛法有所进展之后,跑到白云观对面山头建了一座寺庙,跟白云观抢信徒,总之大觉寺和白云观就是那种欢喜冤家,平时挤兑对方,但若是发生了什么灾难,两家又会互相帮忙。
而玄妙观的成立,也与白云观有关。六十多年前,正值天下大乱,白云观观主领着观里的弟子帮助了不少百姓,其中有一位年轻女子,她在被人凌-辱之前被白云观观主徒弟救了下来,这英雄救美,美就想以身相许,但那位道士说他这一辈子已经许给三清圣人,不会流连女色,女子不死心,后来见无法打动他,于是就在白云山旁边的小山上建了一栋木屋,她清修出家,在她收留了不少走投无路的女子之后,玄妙观也渐渐的成型了。
三座山以寺庙和道观命名,大觉寺山和白云山东西并列,而玄妙山离京城的距离更近一些,要去大觉寺,必然要从玄妙山山脚下经过。
马车离着玄妙山山脚下只有三十米左右,贾敏在思考,怎么把兄嫂骗去玄妙观?最不济也要去白云观吧?
哪知刚到山脚下,陶氏突然出声道:“停车。”
她掀开右侧的窗帘,往外探看了一番,清风暖阳,往玄妙山上山的山道两旁整齐的排列着两排柳树,柳树已经开始抽出新芽了。
贾赦纳闷道:“元英?”
陶氏闺名婉婉,表字元英。
陶氏眨了眨眼,她晃了晃头,她也说不清心里的感觉,只是突如其来的念头,而且非常强烈,一定要去玄妙观,不然她一定会后悔,她镇定道:“不去大觉寺,我们去玄妙观。”
贾敏立即附和:“也行,以往没少拜佛,这次我们去求神。”
贾赦无可无不可,反正都是静止不动的铜身像,就连大觉寺都没有给一众菩萨塑金身,白云观和玄妙观香火还不如大觉寺鼎盛,更不可能塑金身了。
“老黄,不去大觉寺,去玄妙山。”反正都是道观,在哪儿拜不是拜?
打头的马车上了玄妙山,后头跟着的载着丫鬟的马车自然也跟了上去,虽然他们有些奇怪,但主子都去了玄妙观,他们自然要跟着去了。
为了方便富贵人家的马车上山,玄妙山的山道是特意修整过的,不会那么陡峭,就是比较绕,弯弯绕绕的,能把人绕晕那种。
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贾敏心中松了口气,同时不免好奇道:“大嫂,怎么突然想去玄妙观了呢?”
陶氏看着窗外的景象发怔,好半晌她才缓缓道:“我也不知,只是突然想去,而且一定要去。”
贾赦不明所以,而贾敏若有所思,这种玄妙的感觉无法说得清道得明。
两刻钟后,马车在一片开阔的广场上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