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配角们

吕小云被激得嗷呜一声,迅猛扑上去…

——

(陆辰年与白芊雨)

大明国某个不起眼的乡下小镇,有个白虎村,村里面全都是姓白的人家。

那是白大常的故乡。

白大常因为晴莲楼一事被牵连罢官后,卖了在金都的房子,带着一对小儿女回了白虎村。

他在镇上开了间武馆,一边教人武艺,一边教导两个被白夫人教歪的儿女,一边担心经常托人送银子回来,听说过得不错,但终生一直没有着落的白芊雨。

大半年后,白芊雨回来了。

白大常又高兴,又心酸,因为他的女儿变了。

她变得很有主见。

她办免费私塾,让白虎村的孩子人人都有书读,她亲自教他们如何记账算账。

她买了村里几块荒地,请人开垦后种上瓜果,时不时自己去田里劳作。

她在镇上买了几个铺子做生意,物美价廉,童叟无欺,很快就赢得了所有人的欢迎。

她一切都很好,只是从不提自己的终生大事。

上门的媒婆踩破门槛,她跪在白大常面前,“爹,女儿不会终身不嫁,但女儿一定要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请爹您成全。”

白大常不知道女儿在外的这大半年经历过什么,他默许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她成了人们口中的老姑娘,她依然很自在,处变不惊。

有一天,她戴着草帽,穿着普通的粗布衣裳,在田里干农活的时候,一个男子出现了。

“这位大姐,能给我一点水喝吗?”

熟悉的声音,让白芊雨浑身一僵,她缓缓抬起头…

陆辰年一直跟着程天和学做生意,在武艺之外,赚银子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因为各种原因,他一直没有回星云,虽然因为生意的事情,他会经过星云,他曾远远地看过长乐侯府,但他没有进去,因为那里,早已不是他的家。

在莫安生成婚后没多久,吕小花发现有了身孕,程天和兴奋不已,更不愿离开吕小花半步,所以一切往外跑的事情,就交给了陆辰年。

两年来,他几乎跑遍五国。

他没有特意打听过白芊雨,没有再提起过她,也没人在他面前提起她,所有人似乎选择了在他面前遗忘。

某一天,他因为生意的关系,经过一个小镇,因为某种熟悉的感觉,鬼使神差般的,他决定逗留两天。

此时正是春天,阳光明媚,他顺着路边的野花,向小镇外走去,走着走着,他发觉好像迷路了。

他一路向前,看到一个面条的身形在田里忙活,他的心突然狂跳不已,许久后,颤抖出声:

“这位大姐,能给我一点水喝吗?”……

……

(大明皇宫的女人们)

魏王成玺从没想过自己会做大明国的圣上。

曾经,他一生的目标,只是想年轻的时候做个纨绔的皇子,年长后做个纨绔的王爷。

他的父皇对他没有太多期盼,睁只眼闭只眼,他的皇兄曾经的太子成哲,跟他的父皇一样,性情敦厚,以后肯定能容忍他,所以成玺没有一点争夺之心。

因为做圣上每天为国事操劳,太累,远没有做王爷来得潇洒自在。

尽管他的母妃莹贵妃和外家都希望推他坐上宝座,但成玺自己不愿意,没人能奈何。

成玺没有太大的野心,可也不是没有敌人,他的敌人就是他的三皇弟成晟。

成晟与他年岁相当,又因出身特殊,所以父皇对成晟十分关注,自然对成玺的注意力被少了。

幼小的成玺还不太懂父皇的这种差别,但莹贵妃心疼自己儿子,天天抱怨,成玺就听进去了,于是成晟自然而然的,成了他的敌人。

成玺是个活得很真实任性的人,因为他有这样的资本,也因为他对皇位没有觊觎心,所以他更加看不惯礼贤下士,被人赞叹有加的成晟,认为他太假,太虚伪,直觉认定成晟,肯定别有企图,否则不会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成玺的直觉验证了,在前往大雍贺寿的时候,他被成晟派来的人刺伤,差点见了阎王。

成晟谋反成功后,他的母族外家,母妃王妃皇儿,还有那些支持他的朝臣,死的死,关的关,流放的流放。

成玺很气愤,他不想死,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莫安生的条件,她助他复仇,他臣服北夜。

成玺暗中拉拢户部尚书沈大人,沈贵妃的父亲,助成晟登上皇位最有力功臣之一,以立沈雪为皇后,确保沈贵妃母子安全为条件,成功拉拢沈大人,在旧部属和夜九歌的帮助下,成玺逼宫成功,登上了圣上之位。

他兑现了他所有的承诺,立了沈雪为皇后,自愿成为北夜附属国。衷心的朝臣骂他卖国,质问他以后怎么面对大明皇室的列祖列宗,成玺不在乎,在生死边缘挣扎过的他明白,活着享受才是最真实的,其他一切都是扯蛋!

他心安理得的做起了圣上,本想做个有史以来最潇洒的帝王,但,权力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让没有的人拼命想拥有,拥有了的人,拼尽全力也不愿放手。

成玺开始贪恋权力,开始想要铲除可能的阻碍以及隐患,于是他的眼光,放在了成晟的两个儿子身上。

曾经的宁王妃沈贵妃如今的沈太后所生的成穆,以及周太妃所生的成真。

周氏商行被莫安生暗中把控,在成玺逼宫的时候,没有支持成晟,加之周老爷子迅速向他投诚,成玺留了周太妃和半岁的成真一命。

他大度的封了成穆和成真为王爷,并且将原来的宁王府和魏王府,赐给了两位小王爷,因为他们年岁还小,同意两人暂住宫中,同他们的母妃一起,直到十五岁成年后,再离开皇宫。

如今成玺开始感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的魔力,他有自知之明,不敢反抗北夜,但对他的皇位最有威胁的两个小王子,便成了他的眼中钉。

特别是已经九岁的成穆,斯文有礼,聪明伶俐,跟成晟十分相像,成玺心念一起,如坐针毡。

沈太后是个很有政治觉悟的女人,当初成晟娶她为宁王妃,一是因为沈大人,二是因为她本身。

但一个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而那个男人又有很多女人时,她的眼光,不自觉会变得短浅,沈太后便是如此。

她爱上了成晟,企图得到他唯一的爱,可成晟不爱她,爱上了别人,于是慢慢的,沈太后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又狠毒的浅薄女人,直到成晟在天牢饮下毒酒。

悲伤过后的沈太后,在面对惶惶不知所措的皇儿成穆时,清醒了过来。

她立马意识到自己和成穆此时的处境,她必须想方设法让成穆活下去。

她的小妹沈雪一入宫,她马上将暂管后宫的权力交出,没有丝毫留念。

她隔三差五的让人送贵重的补品,给卧病在床、辞官隐退的父亲沈大人,接她母亲沈夫人进宫,母女三人相聚,没有一丝被家族抛弃的怨念。

她诚心诚意的将自己与成晟相处的失败之处,告诉皇后沈雪,让她引以为戒,在学习如何抓住成玺的心的同时,千万不要让自己陷的太深。

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两年。

李嬷嬷曾道她想多了,沈太后却从来不敢掉以轻心,甚至于随着成穆年龄的增长,心里越来越心惊,身体也越来越差,迅速苍老。

有时候她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样子,几乎不敢相信,那个憔悴忧郁的女人,会是她。

当她偶尔回想从前的时候,她会不禁想到莫安生,如今的北夜皇后,被五国之王夜九歌独宠上天、后宫只她一人的女子,听说她生了一对龙凤胎,而怀孕期间的膳食,居然是星云皇帝风澈亲自在北夜御膳房准备的,足足半年!

此时的沈太后,连一点嫉妒的心思都生不出,她在云端,而她则在地狱外徘徊,她连她一根手指头都比不过,说什么嫉妒,未免可笑!

但沈太后不免设想,如果当初她能容下莫安生,劝成晟将她收为幕僚,而不是姨娘的话,现在又会怎样?

她想了又想,最后苦笑出声,其实结局还会如此!

因为她的夫君成晟,对莫安生动了真心,可莫安生不会对他动情,所以这样的结局,早已注定。

反而她一直像个小丑般,一个人唱着独角戏,滑稽可笑又可悲,根本没有人将她当回事!

沈太后此时明白到,倘若当初她一早能看透这一切,不参与其中,即便她的结局仍会如此,但她的皇儿成穆,绝对能好好活下去,因为莫安生会护着他,像被莫安生护着的成茵一样!

但事已至此,她只能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拼尽全力,守候她的皇儿!

在这宫里,如今活得最有滋有味的,就是苏太妃了。

在成晟登基没有立宁王妃为皇后的那一刻,苏太妃忽然看清了这个男人的凉薄!

苏太妃与成晟一起青梅竹马,爱他至深,也知他最深!所谓替他亲生母亲报仇,不过是贪恋权力与皇位的借口,因为他为了坐稳宝座,在权衡之下,以蹩脚的理由,舍弃了宁王妃。

从那时起,苏太妃看透了成晟,慢慢将他从心里抹去。

成晟死后,成玺登基,因为莫安生的特别交代,她被允许继续经商,如今她的生活很充实,一边经商替女儿攒嫁妆,一边尽心教导成茵,并且告诉成茵,她今天的好日子,得益于谁,一定要感恩。

苏太妃很庆幸当初没有生下皇子,否则即使有莫安生的庇护,她如今也不可能过得这般自在。

看看如今的沈太后就知道了,本来她比沈太后年长几岁,如今沈太后看上去,比她还要年长至少五岁,至于那个愚蠢的周太妃,苏太妃根本想都懒得想到她,因为她居然在成玺登基后没多久,跑去勾引他。

成玺见惯各色美人,怎会对一个生了孩子没多久,身上还有奶味、身形痴肥、商户庶女出身的女人有兴趣?他毫不留情地将她赶出去,没有丝毫遮掩,整个后宫很快全知道了。

成晟只有两子,沈太后出于同病相怜的心思,没有对周太妃下死手,以先皇病逝周太妃过于悲痛以致心性失常、且小王爷年岁太小为由,将她拘在太妃殿,没有召唤,不得出殿一步!

所以周太妃很羡慕没有孩子,选择出宫回家的杜妃。

她不知道的是,对于背叛成玺的杜欢颜,成玺怎么可能会放过她?

成玺登基后没多久,杜欢颜一家以谋逆罪株连九族,男丁全部斩首,不论老幼,女眷一部分为官妓,一部分为军妓,杜欢颜是后者,被送到军中。先皇妃子的身份,加上娇媚出众的面容和身材,杜欢颜的红帐前,日日夜夜排满了人,不到一个月,便被如狼似虎的士兵折腾死了。

成玺想杀掉成穆的心思一起,立马召来亲信商议,最后得出结论,最好是将成穆在后宫神不知鬼不觉的毒杀掉,对外宣称因病去世。

成玺找来皇后,暗示一切。

皇后作为沈家女,同样是精心教养长大,对比年轻时的沈太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对于沈太后的所作所为以及处境,她心知肚明。

皇后与沈太后两人相差十岁,虽有一定的姐妹情,但身为贵族女子,从小的教养教导她们,家族荣誉重于一切。

所以皇后在知道成玺的意图后,虽然怜惜姐姐年纪轻轻就守寡,并且即将丧子,还是站在成玺这边。

皇后知道,沈大人沈夫人知道了,肯定也会同意,就像当初,沈大人答应了成玺的条件协助他反了成晟一样。更何况,她已育有太子,为了自己的儿子,她愿意不惜一切铲除障碍。

皇后不动声色,同往常一般,在某日沈夫人进宫后,前往沈太后处,三人一起话家常,然后和成穆一起共进午膳。

她亲自挟了块鸡肉放到成穆碗里,微笑道:“穆儿这几天跟着太傅学习辛苦了,多吃点。”

“谢谢皇后姨母!”这两年来,成穆和皇后时常见面,他很喜欢这个性格温和的姨母。

看着成穆吃下鸡块,皇后面色不变,很平常地说了一句,“姐姐,对不起了。”

沈太后被皇后没头没脑的话弄得一愣,随即面色大变,“穆儿,快吐出来!”

她冲到成穆身边,已是来不及,成穆面色如纸,嘴角溢出黑血,痛苦哭道:“母后,穆儿肚子痛!”

他全身抽搐,不过一会,哭闹声便停止了,沈太后凄厉喊叫一声:“穆儿!”之后便晕了过去。

同时晕过去的,还有沈夫人,亲眼看见自己疼爱的外孙,被自己小女儿面不改色地毒杀,完全没有一点亲情,她能不晕吗?

沈太后醒来后,不哭不闹,平静地办完成穆的丧事,没有再掉过一滴泪,好像魂魄已失之人。

李嬷嬷看在眼里,心底担忧,每天不离她片刻。

办完丧事后,沈太后道:“嬷嬷,你若真是心疼我,就让我去吧。”

李嬷嬷泪如雨下。

当晚,在她离开后没多久,沈太后悬梁自尽。

被关起来的周太妃,在宫中操办成穆丧事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她害怕极了。

随后,沈太后自缢的消息传出,周太妃更是害怕,她不相信沈太后是自寻短见,她认为一定是沈太后母子对成玺产生了威胁,才会让他痛下杀手。

周太妃没什么脑子,但她娘全夫人是个聪明的女子。

全夫人曾告诉周太妃,她与成真会是成玺心中一根刺,让她小心谨慎行事。

因此沈太后母子死后,周太妃为自保,决定向成玺表示衷心。

她让人将两岁多的成真抱来,哄着他睡下后,用被子活活将他捂死了。

周太妃以为,她亲手杀死了对成玺威胁最大的成真,成玺一个高兴,说不定会让她出宫,到时候她又可以在她娘全夫人的庇护下,快活过日子了。

可她忘了,后宫如今的掌权者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