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爷点点头,也不说话,翻身上马,一夹双腿,朝宁王府赶了过去。
万大管事跟他多年,两人行事之间颇有默契。
如今万大管事不顾规矩,在他早朝时,派人送来口信,并加了个“急”字,说明真的是发生了大事。
因而宁王爷舍弃轿子,顾不上其他,策马奔回宁王府。
一路奔到王府门口,宁王爷跳下马,直接去了书房。
书房里的气氛异常凝重,万大管事、盛先生、张幕僚、还有刘吴两位先生,几位他最信任、器重和赏识的人,正黑着脸,围在书房案牍边讨论。
见到宁王爷,齐齐站起身,“王爷!”
宁王爷边脱外衫,边道:“说吧,出了什么重要事!”
几人互看一眼,由最先发现问题的万大管事发言,“回王爷,今早酿酒厂的高粱商和地主一早聚在了门外,属下一询问,方知是前来收银子的。
那些人纷纷抱怨,虽然订单数量多了十倍,但为何要改变了付银子的方式,非得让他们前来王府亲自拿银?
属下接过其中一人手中单子一看,方知出了大事。如今寻了个理由,先将那些人安排在了别院候着,但最多只能拖到下午。”
万大管事略一停顿,宁王爷没有出声,静待他往下继续说。
“属下立马到账房处找了这次高粱数量的总单,发现数量由原来的三百万担,”万大管事咽咽口水:
“变成了三千万担,签单的时间,正是七天前,林大人御前告状的第二天,即顺天府派人来查的当天。”
宁王爷面色未变,但周身散发出的冷冽气势,却让整间书房的温度瞬间下降。
“此次涉及的银两约有一百五十万,若加上后期存放高粱的地方、工人、新增加的空酒坛和人工费等,大约需要两百万两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