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成功的开始

魔鬼经纪人 疯二神 1315 字 9个月前

这时观众才反应过来,这个节目还真的节省啊。连个主持人都不上。

还有,导师只听声音不看脸的选择方式也让人觉得新奇。第一个表演者被四个导师争抢要收为学员也让人觉得有趣。

不管是因为什么,只要一个人对某个事物起了兴趣,在失望之前都会保持关注。对于节目来说,能给观众带来一个明确的印象,那就是一个好开始。

之后,陆续表演者上台。

有人被导师争抢,有人因为没有导师转身黯然离场。

不管表演者表演得如何,只要上台了,就给一首歌的表演时间。只要表演了,导师都会给出观众听起来比较中肯的点评。

导师点评只谈音乐,丝毫不给表演者说自己多努力或多悲惨的机会。导师没有毒舌,只有中肯,或者鼓励。

这样的导师或者搞笑,或者高冷,但比其它选秀节目的嘉宾团队更显温情。

“这个节目很纯粹。只玩音乐!”这是第一期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而且观众对此也很买账。

【给一首歌的时间让你尽情展示自我。你敢吗?】

营销号已经在行动。

【那个送外卖的真搞笑,穿着外卖制服就上台了。不过唱得真好,不愧是顶着风都能唱歌的猛人。】

【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只有我觉得那些人唱得比某些所谓歌手唱得还好吗?】

【楼上开玩笑了,电视播出的声音都是经过处理的。】

但理智的评价并不能阻止这台节目炒作起来。

至于质疑那些表演者真实的声音的评论在观众看来,那完全是鸡蛋里挑骨头。

谁不知道现在所有综艺节目都是有台本的。看着好像是非常随机应变,但实际上都是按照剧本在表演。

那些歌手录制的歌曲,不也一样是经过处理的?而且还是一句一句拼接起来的。那些表演者在台上一口气唱完,如果没有一定基础,就算处理也处理不好。

再说了,那些现场观众难道是聋子?那些导师难道是瞎的?如果声音不是真的好,他们会抢着要?

看完这第一期后,耿植就拿出手机,登上虞城电视台的官网。看着不断跳动的评论数字,就将手机递给李琪:“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