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再想,他真的睡不着,干脆,走了出来。
安南军正在密集调动,逐渐的,悄悄地赶到军营外面,携带的武器就是很单纯的长矛,弓弩,而弓弩还是缴获清军,临时给他们配备的。
“顾炎武?单纯是安南军还不够啊,这样吧,将我军的步兵和飞雷炮部队都驱赶出军营外面,那里不是有三道沟壑吗?安南军守第一道,我军守第二道!注意,不要严密地防守,而要集中防守!”张由松想,既然要防备敌人偷袭,就应该大准备,所以,干脆派遣了五千余的明军,坚守在外面,在军营里的响应位置,还布置了五千余人,特别是迫击炮部队,全员动员,因为他们是战斗的最核心。飞雷炮部队,则随着两支明军进入阵地而随队前进了。
二更天,没有了动静,三更天,依然没有动静,四更天,五更天,都没有动静,一直到了东方的启明星开始闪烁,黎明前的黑暗几乎笼罩天地,人人都疲惫不堪的时候,忽然,安排在军营内外的侦听者,觉察到了不安。
侦听者是明军,也是当时所有部队特殊的人员,可能是耳目聪明些,倾听能力强,能够趴在地上倾听,今天,在军营外面,两个安南军的侦听人员,最先感到了异常,好象有什么动静,但是,睁大眼睛,又确实没有什么。
打着哈欠,这两个侦听者不得不嘀咕:“不会很有动静吧?”
安南军不知道,明军也不知道,此时的清军,已经潜伏而来,在他们的对面呆了很久了。
战马被收拢了笼头,每一个士兵都衔了一枚草根儿,两万余名清军的步兵和三万名的清军骑兵,正严阵以待。特别是步兵,尽管有大半都是汉族的降兵,可是,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洪承畴这些人的名头,估计没有人会低估。而清军三万铁骑兵的背后,多尔衮,多铎,尼堪等人,则是大清朝最强的将领级别。
在连连挫折以后,多尔衮愤怒了,决心和明军大杀一场,而明军的最高统帅是皇帝这一点儿,也让他格外感兴趣,他觉得,只要能够一战而胜,歼灭了这路明军,生擒了明朝的皇帝,那一切的一切不是都结束了吗?清军根本就不需要再费尽心血地南下征战了,擒一弘光皇帝,唾手得南明半壁天下!
多尔衮的脸色,在阴暗的夜幕里,看不清楚,身边的所有的将领,也都没有说话,每人的嘴里都衔着草根,这是很特殊的。
在清军的骑兵后面,还有数千名铁骑兵,真正的铁骑兵,所谓的重骑兵,每一个士兵和战嘸都披挂了重重的铁片铠甲,寻常的弓箭是很难射透的。士兵的身上裹满了甲片,只有眼睛和耳朵鼻孔和嘴略有外露,手有外露,其余的,都是甲片下,战马更是只有腿和眼睛耳朵有缝隙,其余的,也一概包裹。
重骑兵是战场上可怕的类似于后代的坦克军团。也是清军此次进攻的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