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张由松带着南征时收集的人员,如大才子顾炎武,黄宗羲黄宗炎兄弟,陈子龙,涌现出来的骁将胡广,马才等,搭建了北伐的部队。
一六四五年农历十一月初,张由松军在南京城外誓师,决意北伐。
这一次誓师,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军队近二十万,出于种种考虑,又增加了民工五万,数量之大,出兵之多,为弘光朝从未有过。
北门外,搭建了五丈高台,张由松在军队山呼海啸的呼喊中,快步登上了点将台,用慷慨激昂的声音宣布了北伐的决策,其中道:“朕决意以武力扫平残忍狡诈的满清叛逆,安定河北辽东,一统天下,永远奠定国家的磐石之安!凡我北征将领,官员,士兵,百姓,皆当用命!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严明国典,决不偏差。朕之兵锋,必须尽破满清贼军于蒙古八旗军为止!出黄河,过幽燕,横辽东,直平北海!使蛮夷凶残之区,尽为百姓黄梁安枕之地!”
留守的官员在一侧,参战的官员和将领又在一侧,张由松还向所有官兵介绍了自己的官员,将领,以及北征的策略,自然,对于炮兵什么的新式武器,保密了。
从武器装备上,从南征的光辉历史上,张由松向官兵保证,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满清军队,一雪大明半壁陷落的耻辱。
“我军必胜!我军必胜!大明必胜,大明必胜!”在讲话以后,张由松振臂狂呼。
顿时,他把所有的官兵的热情都点燃了,这个皇帝的强硬作风,犀利的言语,丰富的阅历,。早就成为整个军队的偶像,神话,大家几乎想都不想,跟随着齐声欢呼。
“大明必胜!我军必胜!”
其他的将领和官员,也都出来讲话,表态,领着官兵们狂欢,煽情等等,将北伐出征的气氛,强烈地渲染了出来。
到了最后,是祭旗,有官兵过来,将此前早就被俘关押的十数名清军押解过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斩首示众。用鲜血将张由松皇帝的王旗沾染。
“血红战旗所到之处,必然旗开得胜!”
张由松在最后,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来人,将朕的木抬出来!”
一口棺材,就是最普通的棺木,涂抹得漆黑一团,雕刻了基本的花纹,被八名身强力壮的士兵抬到了誓师大会的中心将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