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败死后,大部匪军溃散,少数投降,张由松军进入了佛山,整顿秩序,将张琼家族的全部财产都予以没收,得到白银三百多万两,房间数万,田产四十万亩,于是,大肆救济百姓,将张家所有的田产,分配给了附近的百姓,房屋庄园什么的,也大致均分了,立刻,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
佛山一带的官府,都是文员,在战乱年代,都是墙壁上的草,张琼败死以后,这些官员出面投降,被张由松宽恕,继续做官,于是,这些人忠心耿耿,卖命地工作,安定了百姓,也维护了朝廷的权威。
张由松南征的目的,就是要摧毁所有不服从朝廷,不服从自己的势力,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军队,进行大兵团作战的训练,实际上,是训练一支精兵,可以北上战斗,因为南征时只有五千人,现在集结的部队,几乎全是南方几省的百姓,相对于北方河南山东一带的精锐,他要打造第二个精锐之师。同时呢,也要将自己的威信,传播到南方。
要树立朝庭的威信,皇帝的威信,方法很多,讨好百姓,平均田产,自然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从经济根源和制度上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大明社会基尼系数过大的主要方法。
在佛山,张由松抓住了一个问题,心里非常高兴,那就是,平均土地的理由。
这儿不是大量叛乱吗?大土豪们不是纷纷加入了桂王军吗?正好,磕睡送枕头,谢谢你们了。
如果安定情况下直接削弱大地主,恐怕遭到顽强的抗争,使这场平均土地的政策,遭到太多的压力,就是自己的官员们,也不会同意。现在,不是有了大机会吗?
张由松在佛山宣布,将所有叛乱地区的地主,除非他不战就投降的,一律收缴起来,由当地的官员进行处理,以地主家的人口至多二十人统计,每人的土地不得超过水田五亩,旱田八亩,超过者,一律没收,由官府出面,分给无敌和少地的百姓,当然,不是无偿的分配,任何东西只要无偿,就会生出许多的弊端,规定了市场的价格,由百姓们分十年到二十年予以还清!
张由松还以皇帝的名义,派遣人手,到附近的州县乡镇间巡视,规定,所有分配土地期间,允许百姓们起来,组成一个村庄为主的团体,进行基层地分配,如果不公,或者官府徇私舞弊,准许百姓上告,更规定,凡是官员从中作弊的,一经发现,人即斩首,财即没收,所有家庭成员,都将被没入官府为奴隶!
可以说,张由松规定了一个严厉的措施,进行平均土地的政策。
整个广东省的东部,从广州为核心的东一半,因为桂王的西逃,迅速回归到了朝廷的控制之下,地区的官员,纷纷向皇帝写来的效忠信,张由松也趁机宣布了政令,宣布,凡是不进行土地改革的官员,都将被撤职查办。投降真假的判断标准就是土地变革。
这下子,逼迫广东省的官员,进行土地改革了。
张由松自己也进行了调查,发现广东地区,土地集中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大量的百姓失去了土地,成为雇佣人员,因此,社会动荡不安,虽然因为对外贸易的发展,部分手工工场的存在,吸引了一些人手,总体情况比别的省轻微一些,可是,根子上,还需要大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