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城北门附近,成为最激烈的战场,也成为最悲惨的屠场,至少八千名叛军被炸成了废墟,影子都不见了,还有近万名叛军的尸体,被撕扯得支离破碎。
一半余人被歼灭以后,残余的叛军再也不管将领们如何凶残地指挥喝斥,甚至钢刀威胁了,呼啦啦直接跑了开去,沸腾的逃跑大军,互相之间踩踏死亡,又是一笔血债。
据说,若干年之后,有人歪歪几几地在报纸上含沙射影地说皇帝太凶残,没有人性,不讲人权云云,后来,立刻有人附和,并且以亲身的经历细节来回味,这个动作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是,立刻又有很多人起来,声讨这些家伙,并且将他们人肉出来,打了个半死,“敢玷污我们伟大的弘光皇帝?找死!”
战争就是残酷的,这也是张由松在战争中看到的真理,所以,当战胜以后,他果断地采取了在浙江从来没有过的策略措施,严惩罪犯。
叛军大败,出城溃逃,这时候,福建巡抚邹维链和福州知府杨廷麟的部队,大约千余人的官差家丁什么,死死地拦截在城南,大声地呼喊着,要大家投降,于是,失魂落魄的许多叛军投降了,有些人更惊恐,掉头又逃,结果,撞进了官军的天罗地网里。
叛军彻底失败了。
张由松进了福州,观看了后续的战斗,还亲自参与了战斗,操作一门飞雷炮,轰击了敌人两发,炸死炸伤敌人若干名。
当太阳完全出来的时候,叛军已经寥寥无几,当日出三竿的时候,开始打扫战场。中午时分,战场基本打扫完毕。
郑芝龙的南线叛军增援部队,四万人,被击毙近两万,俘获一万三千,能够逃跑的,恐怕只有七千,加上后来在各出围剿发现逮捕的溃兵,又有两千人,基本上,叛军三郑部队,只回十分之一。
三名郑芝龙的亲信大将,郑彩,郑明等人,郑彩死,其余两人负伤逃。
唐王的部队,又三千余人被击毙,被俘五千余人,逃走人数不祥。
寻找唐王,是福州战役后期的主要任务,更是打扫战场的终极目标,最终,唐王逃了。
在福州城内的唐王府,张由松见到了两名协助破城的功臣人物,福建巡抚邹维链和福州知府杨廷麟,询问了情况,大加赞赏:“两位申明大义,相率归来,为大明正义之士倡导旗帜,朕甚是欣慰,着邹维链为浙江巡抚,即刻北上赴任,升福州知府杨廷麟为福建巡抚,即刻起担任。”
两人坚决地拒绝,表示罪责难逃,要求皇帝惩罚,当然,这些,都属于矫揉造作的官场工夫,骗人吧,所以,张由松也没有计较。“唐王为何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