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时节,不事农业生产,许多百姓家贫穷困难的,张由松吩咐新任官员,都到百姓家去嘘寒问暖,拉近民心民情关系,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许多事情并非什么难事,治大国如烹小鲜,道理就是如此,意义是说,当政府的领导人,真是不需要多少天才智慧的,常人都可以做到。
剩余的问题是,向黄河以南的其他地区进军,特别是洛阳等名城,沿河的堡垒群。
洛阳是明朝新皇家的发祥地,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张由松派遣越其杰带领一万官兵,和庞领奎一万军,直趋洛阳,到了城下时,叛乱军已经畏惧如惊弓之鸟。稍加攻击,就迫使叛军逃跑,而狡猾的庞领奎以一千余骑兵埋伏在北面叛乱军潜逃的必经之地,结果,前后包围夹击,使八千余叛乱军尽被包围,不得不投降,于是,洛阳事平。
张由松自己,则发起了沿河岸堡垒的收复战斗,这一战斗,以后又成为官方鼓吹皇帝辉煌功勋的一个典型证据。
一万新军,千余精锐,张由松亲自带领,从开封城北上,直破黄河,然后,驻扎两千军队,其余人马,向西运动,将沿途的所有防河堡垒,全部加以攻占。
这里,是原明朝总兵官李际遇的防御驻扎之地,可惜,这家伙不等清兵渡河,就火速投降了。还在这里继续驻兵,成为他的根据地老巢。从开封败退以后,他死活不逃脱,号称是大清国的项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面对如此流氓,张由松亲自进攻,利用政治攻势和步枪大炮,对一连串的堡垒群进行了打击,叛乱军背河而战,基本上没有逃跑之路,抵抗也相当顽固,开始,明军付出了相当代价。
张由松急了,吩咐步兵不动,只以炸药包飞雷炮轰击,结果,一炮炮将敌人的堡垒端成了破烂。
成功地拿下了西线以后,张由松军又东出,沿着黄河进军,往东前出八十里,将所有的敌人堡垒都扫荡干净。
大炮轰兮云飞扬,黄河沿岸敌魂丧,指点江山帝王意,血腥之地终膏梁
这是最后攻占了堡垒以后,张由松的参政官陈潜夫的诗词。
黄河沿岸堡垒群的收复,派遣兵力驻守,驱逐了叛军李际遇,使明朝的主要势力范围,又回复到了清军进攻前的基本对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