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议战淮阴

“是啊,皇上,您讲的,又没有亲身经历,怎么知道?”

大家纷纷质疑。

“朕一向重视军事政治情报,扩大了锦衣卫的情报机关,秘密侦察到的许多情报,这一片石之战,是许多锦衣卫士兵在不同地方听到了不同的版本,最终总结到了朕这里的,以一石之战为典型,朕以为,清军的战斗力确实不错,但是,在我们这儿捞不到机会!”

将领们非常忧虑,淮阴大战迫在眉睫,敌情不明,正需要给将领们减压。

对于皇帝的情报,大家很是感兴趣,对于皇帝的判断,大家却又不敢苟同,表面上不敢说出来,脸上的表情却压抑不住。

“清军一般来说,不会亲自上阵,要先使叛军来攻,等叛军消耗得差不多,我军也疲惫不堪,他们的骑兵再突然袭击,一定可以重创我军,但是,这不过是一厢情愿。我军的实力,叛乱军根本无法正面对抗,叛军轻易失败,清军上来,总会有许多顾虑。即便来战,我军的庞大战斗炮兵,也可以将敌人大大击败!”

张由松鼓动了很久,大家总算有了点儿活跃气氛,其实,战前的紧张是必然的,几个大将都是凶悍强硬的人,并非怕死。

清军不战,援军扎营,估计是后队没有赶到,或者是对明朝官军的判断不明,也非常忌惮,所以,张由松面对此情景,要各将领决定下一步的决策。

依然是议论纷纷。

“好了好了。”张由松最后总结:“诸位分析得都很对,很好,各有道理,但是,朕以为,我们目前有两策,一是强攻,用精锐猛攻敌人据守的淮阴城,一旦淮阴城破,则敌人援军自然败退,那时我军追击之,可以获得大胜,或者,我军向后撤退,引诱敌人援军与刘良佐军合兵一处,那时,我军再次攻击两翼,将敌人统统包围起来。一举痛歼!”

皇帝的两个主意,成为会议的主题,大家商量了很久,还得等待皇帝的判断,最后闹得张由松都不高兴了,这么多将领啊,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意见还行?

但是,看看将领们的眼神是那么地崇拜,张由松的心情又开朗起来,不错,朕的情报,战略构思,战术指挥,武器装备什么的,无一不精通,他们谁还敢在朕的面前卖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