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南京城外的旷野处,军号声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也壮丽非凡,更威严肃穆,令人悚然心惊。
十万明朝中央京军,在城外宣布誓师大会。
六万京军主力,两万附属部队,两万赶赴而来的黄得功部队,聚集在城外,约早上七时许,当血红的朝阳慢悠悠地爬上了地平线的时候,凛冽的寒风,骤然吹袭,将光秃秃的野外主桠,摇晃得嘎吱吱乱叫。
狰狞的枯枝,恶魔般舞蹈,尖锐的呼啸,在垂死的草丛间频繁,一百万大明百姓,扶老携幼,从四面蜂拥而来,要亲自观瞻北伐大军的阵容,更要欣赏膜拜一下,大明皇帝的英武姿态。
百姓们都从种种宣传中感应到了大明朝廷的野心勃勃,顽强拼搏之意,因此,都被激发出了爱国忠君的斗志。
“王师北定中原啊!”
“我大明皇帝英明神武,智慧过人,一定能马到成功。”
“我国新有种种大杀器,满清靼子碰见纯粹是找死!”
“嘿嘿嘿,我不是来看皇帝的!啥?嘿嘿嘿,我是来看娘娘的,听说,这次皇上亲征,带了一个红粉军团?”
“真想看看传说中的大炮啊。红衣大炮。”
“扯,红衣大炮海了去了,咱皇上制作的是飞天大炮,不对,是轰天老神炮!”
百姓行兴高采烈,议论纷纷,但是,都充满了对皇帝的信任,对皇帝的喜爱,对大明必胜的信心,最起码,是一种虔诚地祈祷,
家贫识孝子,版荡见忠臣!
每一个朝代的百姓,只要是能生存下去,都是支持政府,不愿意动乱的。
皇帝的种种措施,种种宣传,已经掌握了民心,舆论,实现了民族国家大动员,这一点儿上,皇帝做得相当出色,得满分。
“乱国贼子们,叛乱残民的坏蛋,如许定国之流,不得好死!”
“对,老天爷打雷轰死他们!”
“保佑咱皇上旗开得胜吧,皇上真是好人啊。”
“皇上确实好,老好人了,你看,不光爱护百姓,还减免租税呢,上来就减免了一年,这次要出征北上了,连军饷什么的都不够!饿这肚子打仗啊,这多好的皇上!不行,我得捐献!”
“为什么打仗啊?不是满清狗贼连连侵伐咱?杀咱的人,抢咱的钱?为什么北方各镇叛乱啊,他们爱抢劫百姓,皇上不愿意,这帮王八羔子就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