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我等愿意捐躯为国,只盼北胡成平!”
六大臣纷纷振奋精神,摩拳擦掌道。
张由松看着六人,心里稍微安定了些,现在,六大臣确定是跟随忠诚于自己的,至于王铎嘛,历史上他是投降了的,可是,他一个文臣,大厦将倾之际,也是没有办法的。是个因人成事,随大溜儿的人。其余诸位,要么,自己的亲信,要么,是东林一党,共同镇压了马士英阮大铖一派,对自己正感激呢。看着他们灼热的目光,张由松才庆幸自己,因为一点儿小邪恶心思,及时地将马阮二人推倒了。
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马阮的所谓阉党,只要能够一派执政,牢固地掌握政权,内部团结,就不使局势恶化到历史真实中去。
“殿内议事!”
君臣七人进了大殿里,按部就班找到自己的位置,张由松目光犀利,不停地扫视着群臣,现在,是朝廷危亡的关键时刻,谁忠谁奸,那是最清楚不过了。谁有能耐,谁是草包,也是高下立判。
“局势虽然不佳,但是,靼虏也不过如此。”张由松吩咐让秦清和冯可宗,分别将他们的情报机关递送的情报拿来,给六大臣共享,仅仅是最近的消息,就有三十几条,分别用信鸽儿绑腿上传来,有时,为了防止信鸽失误,送了几次。
清军的攻势,规模,目的等,在大量的信息面前,逐渐清晰起来。
“朕看来,清军仍然是小规模的行动,在做南下的先期准备,没有一个月之内立刻南下的可能!”张由松判断道。
大家都认可了这一观点,或者说,是希望这样。
“我大明国家,如何应对,希望诸位臣工不吝赐教。朕洗耳恭听!”
之前就有决策思路,现在,大家考虑来去,依然是旧方案,要求北面各镇,坚守城池,不可浪战,逐渐地消耗敌军的锐气,精力,疲惫敌人,而京城的主力大军,等待时机,相机北伐。
“皇上,我国必须迅速征集兵马五十万!聚集在南京城,虽然我军缺乏战马,缺乏训练,但是,以众击寡,或可希冀!”刘宗周建议。
“皇上,您坐镇京城,选择一重臣督师淮上,再以一名将北上,三管齐下,保可太平。”王铎说。
众说纷纭。
张由松忽然感到好笑,自己怎么傻了?和六名文臣讨论军事问题?真是对牛谈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