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

小奥斯汀小姐 米迦乐 3278 字 8个月前

弗朗西斯的信是在出发前往美洲后寄出的,对于要前往另一个大陆作战,他心里也很是担忧。英国海军因为船员组成成分复杂,逃兵很多。一条军舰视船身尺寸和火炮数量,从几十名船员到300多名船员不等,英国海军目前有176条大型军舰和600条各种轻型船,需要14万名船员——不包括军官——而现在英国的全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加起来也刚超过20万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印度籍士兵和雇佣兵,压根就没法提供足够的船员。

船员的不足用几个方面补充:正规的初级水手,年龄在12岁到15岁,本国居民居多;招募的本国成年平民;轻罪罪犯,愿意上船服役的可抵消刑期,还有薪水,吸引了不少罪犯;海军在海外领地强行抓上船的男人;流民。这其中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忠心,到了美国海岸就有很多人跑路,美国海军给这些逃兵办理入籍手续,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美国海军船员。

弗朗西斯说他不怕打仗,怕的是船员随时给你来个集体跑路,那就头疼了。

因为英国面临着两边开战,所以原本要补充给韦斯利将军的士兵不得不调去北美战场,韦斯利将军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足够的补充部队,大为光火。

战争是非常烧钱的事情,英国议会因此面临着是否要增加税收比例以应付战争的问题。一些企业和产品开始调高税收比例,而与此同时,大型蒸汽机械取代了人工,在英国最重要的纺织工业企业来说,大批工人被裁员,因此导致了多地多起的砸碎机器的活动,工人们捣毁机器、罢工、游-行,要求工厂主减少机器的使用,更多的使用人力。

拜伦对这些挣扎在温饱线下的工人给予了同情,1812年2月底,在一次上议院的例会中,拜伦发表了同情工人的演讲,讽刺了自动化生产,认为机器只能生产出劣等的产品,并且导致更多的失业;4月份,他又与其他辉格党人在上议院发表了支持“天主教解放”的演讲,英国国教是圣公会基督教,从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国王在位时期,对天主教徒和天主教堂一直采取压制的强制措施,而英国国内现在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民众是天主教徒。

拜伦认为,宗教信仰自由,英国政府不能强行要求天主教徒改信基督教。

奥斯汀们都没有什么政治敏感,但乔治牧师是圣公会牧师,肯定会对拜伦这种言论不感冒,甚至还很厌恶。奥斯汀太太在报纸上看到拜伦的演讲稿后,十分确定她再也不喜欢这个坏小子。

国内国际局势对奥斯汀家的几家公司没有太大的影响,蒸汽印刷机对印刷产业的影响是积极的,提高了印刷速度,但仍然有大量需要人工的制作工序,不需要裁员,反而因为小印刷厂增加,印刷行业的从业人员人数是持续增加的。

出版社就更别说了,政治小册子天天下印厂,印花税提高了,但因为销售额大增,算下来还是很赚钱。

由于局势不太好,爱丽丝也不准备再开发新的专利产品。在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没有发明制造出来之前,印刷机械还会是蒸汽印刷机的天下;打字机则至少还能卖100年,不愁没销路。一个家族有这么两项赚钱产业,顺利发展个200年不是问题。

她准备将今后的发展重心放在出版业上。报纸杂志在互联网发明之前,都会是最强大的公众媒体,就是电视机的发明也没有消灭传统纸质媒体,这一行大有可为。

纸质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获得资讯的重要方式,也会是改变民众的重要手段,这个阵地一定要提前占据。

爱丽丝担心哥哥们,好在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能跟英国海军对抗,英国海军进入19世纪后,国力强盛,大力造船,已经是全世界拥有军舰最多的国家,在海上所向披靡,打遍天下无敌手,哥哥们的安全还是很有保障的。

她一周去一次伦敦开会,她没有招到想要的女编辑,于是决定自己培养,从奥斯汀打字机公司的打字训练班里内部招募,要求所有学员全部提供简历,已毕业工作的学员也可以提供简历,她先看简历,然后筛选比较有潜力的学员,一一面试。

杂志社提供的薪水很可观,一年有60镑的薪水,包午餐晚餐,提供住宿,一周放假一天,年底另有年终奖,于是所有学员都提交了简历,大批已毕业学员听到消息,也都寄回简历。

亨利为她提供了一间临时的办公室,安排了一名秘书,她花了一天时间面试完了所有训练班学员,下一周又花一天时间面试了已毕业学员。打字训练班的毕业学员在用工市场上很抢手,基本都能找到工作,但60镑的年薪还是很吸引人的,可以说是高薪了。

奥利弗不知道她是怎么面试的,只觉得她很辛苦,女孩子们在门外来来去去,小声嘀咕,互相问奥斯汀小姐都问了什么问题,担心自己回答的不好。人人都想得到这份高薪的工作,而爱丽丝并没有说会招几个人,没人心里有底。

这些学员们年龄从15岁到25岁不等,进训练班的条件是已经会读写,年龄有下限,但实际没有上限,只要愿意学,你就是40岁,训练班也教你。毕业需要考核,一分钟能打多少字,达到标准才会颁发合格证书,证明你是一个合格的打字员了,学员们用这份毕业合格证书出去找工作。

学员们绝大多数都是未婚无孩女青年,这是因为如果有了孩子,你的绝大部分精力只能放在孩子身上,根本没有时间出来学习、提高自己。训练班的学习内容除了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的打字练习,还有课,会要求一些文学著作和政治小册子,毕竟老板要是口述一些内容而你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无法正确拼写,那可是会大大影响打字速度和质量的。

也有一些孩子不多的已婚女性,这种一般家里会有年轻妹妹照顾孩子,她们就能抽出时间来上课,训练班的课程也很灵活,为这些已婚女性单独开课,只在下午教她们练习打字,书目可以带回家。

还有无法每天来上课的学员,允许她们延迟毕业,只要达到一定的课时、通过考核即可。

奥斯汀打字机公司的打字员训练班尽量让每一个报名的学员都能学完所有课程、通过考核、拿到证书,让她们能够以此找到工作,养活自己。

训练班收取极少的学费,提供住宿,但不提供三餐,能学过读写的女性,家境也就算不上赤贫了,几镑的学费还是能够拿出来的。训练班不靠学费赚钱,保持收支平衡就够了,更多的是为女性提供职业训练,增加就业机会。爱丽丝还想在伦敦开办8岁到14岁的女子学校,提供教育机会。

伦敦仍然有大批平民女孩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不认识字,顶多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想要一开始就办一个全日制学校也不现实,平民家的女孩,6、7岁就得开始做家务了,于是暂定每天下午上4节课,主要教授和拼写。

现有的成规模又有名气的学校,比如伦敦地区的威斯敏斯特学校,仍然只招收男生,女子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其中一半是修道院学校,学校多数极小,顶多招收几十个学生,师资力量也很一般,还几乎全都会体罚学生。只有少数高等寄宿学校能好一点,但还是没法跟哈罗公学、伊顿公学那样的贵族学校相比,教授的课程也没有男子学校那么多,天文地理这些是不教的。

开办学校的首要问题是学校地址,她在伦敦近郊又买了一块地,请了建筑设计师设计学校教学楼和住宿楼,搞得十分正规。

奥利弗一开始不理解她为什么忽然又想开办学校,觉得她太会折腾了。

她一本正经的说:“要想富,办学校或是搞宗教。宗教我不能自己搞,会被政府按倒在地,就只能办学校了。”

作者有话要说:查尔斯奥斯汀这个时候不在北美,在英国国内军港。不过么,忽略吧。

今天会更新到完结,被迫停更半个月好苦逼的,跪求不要跳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