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馅+对线

周宋两代皇帝开始探讨王安石变法,以及反对党司马光,还有夹在二人之间跟谁都是朋友的苏轼。顺手把赵光义从树上叫下来。

赵匡胤:“你又不是猴。就算是动物,你也是个熊,上树干什么。”

郭荣嗤的一笑:“熊会上树。”

赵光义无缝衔接:“青苗法嘛,嗯……依我之见,改变制度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

郭荣冷笑:“不错,未免伤筋动骨,就干脆一动不动。令军士成为贱籍,好汉不肯充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让他们兼并土地减税,赋税加诸于越来越少的百姓身上,百姓为寻避税,或成为流民,或出家为僧。”皇帝可以想着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士大夫如果也这么想,那就是僭越。

赵匡胤:“现在还不错。据我所知,国力有些提高。”

这话没错,于是结束了争论。

……

皇帝们除了各自忙碌,精诚合作或互相攻击、攀比,这三种状态时常处于交集、并集或同时存在。

李治把父亲的个人传记从‘传奇’改成真实历史,然后怎么看都是武侠一类,市面上流行的那些侠客,没有一个比得上他。从少年成名,到一次次惊险获胜斩杀敌方将领,再到后来把敌人变成自己人,二十多岁完成从建国到篡位登基的所有事,呃,他写完都觉得,只有我阿耶这样的,才能说是天命所归。

李世民点点头:“这正是我自己不写的缘故。”杀入重围到底有什么难的?轻骑减从杀入敌营虽然危险但是不会死。别的皇帝都在怕什么?

他知道自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更是炫耀武功式的明知故问。别的皇帝怕,因为他们弱。自己对臣下的信任和宽容都来自于实力——反正你也掀不起风浪,就放过你啦。

想鄙视一下宋朝皇室的教育,好好的皇帝,天下之主,怎么连百步穿杨的技艺都没有。就算是以仁而著称的宋仁宗,还是把狄青辜负到郁郁而终。

前些天狄青在薛仁贵的引荐下见到了唐太宗,纳头便拜,哭的好惨。

李倓问:“高宗的本纪呢?谁来写?”

武媚娘懒洋洋靠在李妙儿身上:“我早就写完了。述圣记碑,是五千字还是八千字?将近三丈高的石碑,唔,我亲自撰文,儿子抄写,填以金粉,想起当年夫妻分别,呜。”当时真的很难过,不觉得高兴。李治当时的状态很好,眼睛看不见,身体也不行了,不可能再和别的女人勾三搭四。就安静又好看的晒晒太阳喝喝酒,自己也很放心。就好收藏在府库里的王羲之真迹一样,是跑不掉的大宝贝。

皇帝陵前都有碑,大部分没写那么多。

李治愉快的捏了捏她的胳膊,他看过那碑帖,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夸张,令人愉快。

李渊鄙视他们:“你们说欧阳修修史失实,自己写的也不真。”

这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别拿自己写的史书给欧阳修看。

武曌试图打岔:“我看宋朝曹皇后的名利心不重,不知道到阴间之后,是想再续前缘,还是去做官。”

众人意见一致:“她必然想去做官。”

女鬼的名利心好像不重,但在仕途上都非常努力。经过一番优秀的轮换淘汰之后,能留下的都是吃苦耐劳,严肃谨慎,勤奋不知疲倦的人。

正在这里闲谈时,杨坚回来了,他很久没有回到这片伤心地。他穿了一件彩色的衣袍,仪态端正:“诸位皇帝,我来送请帖。。”

李渊起身接过请帖一看,竟然是投胎前的饯别宴,惊讶:“怎么会?隋文帝,何故要去投胎?你们夫妻二人都要离开?”

他惊讶的就好像他没有暗中出力,逼杨坚去投胎一样。

杨坚面色平静的颔首:“早有此意。”

留下请帖就走了。

李世民一脸无辜的看看左右:“看我干什么。”

窦惠和武曌互抛媚眼,眉来眼去,心照不宣。李治笑眯眯的摸胡子,和李豫、李纯、李忱略微对了一下眼神,都摆出一副单纯正直的模样。

长孙皇后慢慢悠悠的说:“他们夫妻都拿到了保留记忆的那种药。想不到吧。”

众人的脸色立刻变了。两汉皇帝、北魏皇帝及冯太后,宇文邕等北周皇帝,唐高祖,唐太宗,唐代宗,唐宪宗,唐宣宗等唐朝皇帝,外加热心的郭荣,暗中联络自己的部众臣下——他们潜伏在地府的各个部门中,费尽千辛万苦,痕迹不是很明显但声势浩大的联合起来排挤杨坚夫妻,制造出一种人人都对隋文帝敬而远之的效果,才达到了如今。杨坚虽然服过神鬼丹,可别人也服过,况且要想针对一个人,暗地里的波涛汹涌远比明面上更有用,也伤人更深。

现在杨坚和独孤氏在明,他们在暗,一切都好办,将来去人间走一趟,回来能更改容貌,却保留记忆,改成隐匿在暗处,倒可以加以报复。

“急什么,等他们离开阴间,再去议论也不迟。”

鉴别宴开在地府最大的酒楼,包下了顶楼一整层,隋文帝和独孤后自然是盛装出席,前来参加宴会的同样都是皇帝皇后。

歌女在席间弹拨琵琶,从楚歌唱到晏几道、苏轼的词。都是已经规定好的。

酒过三巡,众人各怀心事,口中虽然是食不知味,表面上却依旧歌舞升平。

一直到酒宴结束,众人亲自送隋文帝夫妻前往往生池,他们都没出什么惊人之语,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走了:“有劳诸君为我鉴别,请回吧。”

但谁都没能放下心。

……

阎君们集体表示震惊:“杨坚说的都是真的?”

“这些皇帝竟然能联合起来,布置天罗地网,逼人去投胎?”

“北魏和北周怎么可能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