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是无厘头的问话,其实恰恰证明了这家伙的老道,现在的敌人明显有两个,一个是叫嚣着反攻大陆的台湾郑家,另一个是跟着打秋风的日本海盗,这里边可能还有荷兰人、葡萄牙人之类的提供武器援助。现实的情况是在地面上中华不惧怕任何一个敌人,就是这几家一起来挑战都行。可是在海上却没那么足的底气,这次虽然用两艘新船成功的打出了六比零的交换比,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下次人家还能忽视你的性能,再说整个海军也只有这两艘船。
张韬作为一个老兵,当然也明白这话中的意思,所以只是略一沉吟便说道:“先由外交部发出抗议,问询日本当局对此有无合理解释,这一来一往也需要些时日,足够我们备战。关键是抗议要提交到日本天皇那里,别送到江户城去。”
姜田听了这个方案噗嗤一乐,这是标准的外交手段,但就算是用来拖时间的外交照会,张韬都不忘了给日本人找麻烦,那个京都的天皇可倒是有权利给出什么样的解释?最后这皮球还是要踢到德川幕府去,只不过在法理上咱的做法没错,德川家就算是不高兴也没用。再说通过日本人之间自己扯皮,也能耗费不少时间,有利于我们查清究竟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想到这里姜田问了一句:“不知各部有无一个统计数据,我们出海的船只遇上海盗的机会有多大,最近有无增加的趋势?”
众人一听这个问题,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曹陌,因为他这个财政部暂时监管外经贸事宜,毕竟改革初期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反正都是和钱打交道,所以除了海关之外,外贸数据最齐全的部门就是财政部了。
曹老头不动声色的掏出手绢咳嗽了一声,看似胸有成竹其实是完全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这个……若说入关的船只与财货,我这边倒还是有记录的,可这遇到海盗并不会向海关说明的,应该是军方更清楚才对。”
蒋启国暗骂一声老狐狸,就知道这帮文官没什么好东西,中华的海军本就不强,他们还哭着喊着要削减经费,现在遇到事情了却想将责任推过来:“国防部倒是接到过遭遇海盗的报告,不过咱们的海军本来就很少出海,又多是些老旧的小船,也开不了多远,除非有海盗明目张胆的在沿海活动,否则只要他们将船只劫持而走,我们这边就不可能获知。说起来前一阵朝廷要废漕改海,这才勉强拉出一些老弱维持着近海航线,就更没有机会远行了。”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数据就是有数据,没数据就是没有统计过罢了,怎么都能差点引发文武对峙,张韬除了内心极度不爽之外也没什么好办法:“贤弟这么问可是有何深意?”
姜田点了点头:“若是近期海盗活动频繁,就证明台湾可能已经尘埃落定由主张反攻的人掌权了,如果没有过多的海盗袭击,那则证明这次的事件只是某些人对咱们的新船感兴趣,想通过实战来测试我方的海军改革,甚至是希望通过抢到一艘船来研究其战力如何。只是能调集这么多的船只,又再日本内海伏击我方,必然是与日本有所勾结,至少也是日本的一些势力和台湾串通,所以我们讨伐日本的法理依据是充分的,只是要考虑到在这次作战中如何处置台湾方面。”
其他人都知道因为现在的漕运安全依赖航海,所以必须建设一支至少是能在近海保护运输线的海军,而且这军费开支也未必比以前维持运河要少多少,但是有几人能意识到海军的投入不仅是维护国家战略物资运输,还关系到以后去外边抢钱、抢粮、抢女人。可是蒋启国既然看见话题被推到了军事方面就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说到底若是能多有几艘新船,就算是龟缩在台湾郑逆有战船百艘又如何,只消二十艘新船,就可以将台湾日本一起灭了!”
“二十艘!”曹陌瞪大了眼睛:“蒋大人真是好大的口气,你可知这一艘定海号就要多少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