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杜宪冷笑了一下,她就猜到是这么回事。当地的官员是新上任的,对那段大堤的事情并不了解,那段大堤当初修造的时候的确是号称十分坚固,也保住了永定河几十年的太平无恙,可是经年累月,几经冲刷,大
堤表面看起来宏伟,但是实际上已经是暗藏隐患了。大堤一旦决口,位于那段大堤下游的京城附近必定受损,只是京城的地势较高而且城墙坚固,当初建造京城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些因素了,所以即便上游洪水下来,只
要打开泄洪道,洪水必定沿着泄洪道被引流而去。京城是能保住,但是京郊附近的州郡呢?官府曾经三令五申的说过,泄洪道上不准耕种,不准居住,但是最近这些年,永定河河水虽然也暴涨过,但是还算安稳,几十年下来了,百姓也懒的管自己种的到底是不
是泄洪道的土地,所以,泄洪道上也有人造屋垦田。
一旦泄洪道被启用,那些人连同他们的房屋与田产将瞬间被洪水冲走。
况且若是泄洪道开启的慢了,京城也会受水患之灾,虽然说有城墙在不至于房屋被冲没了,但是一国的京城,被大水给冲了,传出去岂不是个笑话?
国力衰弱至斯,被外人知晓,大梁和柔然若是再度联手南下,大齐可真是岌岌可危。
杜宪当初让陈子筝将这个消息带给太后,便是思量再三的结果。
陈子筝和太后都需要一个机会,这就是个良机,两个人均不会错过。这种事情,本就是火烧眉毛的,容不得半点耽搁,太后也是个明白人,若是大堤的事情如杜宪所说那般紧急,她不光可以抓住陈良的把柄,借机换掉工部的人,更是及时的止住洪水,在百姓之中先占一个美名,免得以后这件事情被人利用了,反而掉转过来成为对付她声誉的武器,毕竟现在垂帘听政的人是她,若是出了水淹京城的大事,
坏的也是她的名声,若是将来陈良暗中拿这件事情对付她,叫她再交一部分权利出来,怕是她也不得不这么做。
杜宪这是在给太后雪中送炭,防患于未然。而这个送碳去的人便是陈子筝。“所以太后震怒了吧。”杜宪今日的密报还没拿到手,她也没去上朝,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她自是不知道。不过猜也猜的出来,如果太后知道了此事,今日朝堂必定热闹
的紧。“真是震怒!”陈子筝抿唇笑道。“姑母将工部众人骂的头都不敢抬,大气都不敢出。便是我爹镇北王也不敢在这事情上与姑母对峙,他也担不起上游决口的罪责。姑母此番
朝堂上扬眉吐气,大获全胜。”
“全靠表哥的消息及时。”杜宪朝陈子筝一拱手,笑道。“不不不,全靠你的消息才是。”陈子筝这次倒也不居功,“若不是你的提醒,我哪里知道还有这等事情。阿宪,那两个美人儿我就不送你这里来了。毕竟你我表兄弟,如今
已经捆在一起了,诚如你所言,我要是倒了,对你也没什么好处。"
“那表哥这是完全信任我了吧。”杜宪笑道。
“信任,信任!”陈子筝点了点头,“你出的主意真是太好了。对了,你叫我给一千两黄金给赵悦,那还剩下一千两黄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