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声张,而是花了一些时间来弄清楚皇帝每次出宫的目的为何,从而叫她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眼下皇帝带着黄公公出宫以后,黄公公自是命人往以往的地方去,只不过这次刚出宫门不远,皇帝却道:“先去一趟徐阁老家。”
皇帝夜去徐家,徐阁老惊讶而又受宠若惊,徐阁老当即要行礼,被皇帝阻止。
随后皇帝坐在堂上,徐阁老撤走了所有人,方才连连劝道:“皇上岂能如此轻率出宫,若有急事传唤老臣一声即可,老臣这便护送皇上回宫去。”
皇帝摆摆手道:“你无需如此紧张,我就过来坐坐,顺便与你商量些事。”
徐阁老坐在侧下方,道:“老臣洗耳恭听。”
皇帝问:“太子之位,徐爱卿以为哪位皇子合适?”
徐阁老陷入了沉默之中,后道:“老臣不敢妄言。”
皇帝道:“阁老入朝为官多年,先帝在时便向我说过,国家大事可以向阁老请教。今日我就想听听你的意见。”
徐阁老缓缓沉吟道:“请皇上恕罪,据老臣愚见,诸位皇子各有所长,可若论治国君者,皆无令人深刻之处,仅差强人意尔。”
徐阁老也没明说谁合适谁不合适,只笼统地评述了一句。到底与皇帝君臣多年,岂会不了解,皇帝不是个没有主见的君王,他既然开口这么问了,必然别有深意。
只不过徐阁老这番话也不是胡诌,就事而论。
皇帝点点头,道:“阁老也正好说中了我的心事。”随后他又思忖着问,“阁老以为,七皇子如何?”
七皇子是徐阁老的亲外甥,徐阁老一直不遗余力地苦心栽培。只是他若是足够优秀,恐怕皇帝也不会这么问了。
遂徐阁老道:“七皇子重仁孝,儒雅持重、克己复礼,令人欣赏。只是七皇子性情太过温顺,善于听取意见,却也极易被旁人的意见所左右,为君者要治理朝堂百官,若处处被左右,遇事不果决,将会是一大弊端。”
皇帝道:“难为阁老,能和我说出心里话。阿容是个优秀的孩子,朕也曾对他给予厚望,只可惜,他有一位温吞且乐于管控的母妃。”
徐阁老虽然悉心栽培七皇子,教他读圣贤书、习治国道,只是他也仅仅只能教他学识,无法锻炼他的心性。一个人的心性,与他所处的环境有莫大的干系。
殷容从小是在徐妃身边长大的,徐妃自是待他极好,可这份好的同时,也意味着徐妃会处处为他操心、替他置办乃至于以自己的想法来管控他,她的意见在殷容的认知里便会占很大的比重,渐而养成了殷容温吞而又容易被左右的性子。
皇帝大晚上来,也不只是为了和徐阁老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