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国建国之前,霍兰德就曾预言过,帝国即将面临一道十字路口。
向左走,是资源枯竭,人类末世;
向右走,是从i型文明步入ii型文明,人类文明更上一层楼。
这一道十字路口,被称为“大过滤器”。
如果成功跨越大过滤器,那么文明会更上一层台阶;
如果被大过滤器拦住,文明会走向末日终点。
还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
那就是像地球这样,人类被大过滤器拦下,但有人违背大过滤器的规则,将人类重新带回地球上,而没有“跨越”大过滤器,因而导致文明陷入末日轮回的死循环。
地球正是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对于西盟帝国来说,国家的兴衰,关键在于资源。
曾经,帝国通过大量投入使用殖民探测器,发现难以数计的无人星球。
这当中以荒星居多。
只有少数星球拥有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潜力。
但入不敷出。
尤其随着科技水平逐步提高,资源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人们急需一种替代性可再生的资源供能。
——太阳能。
帝国建国前,霍兰德已经初步提出“建设环太阳太空城”的构想,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建国后,皇室陷入内斗,霍兰德一度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征服太阳”的计划一拖再拖。
政变皇帝除掉和霍兰德有关的一切,自然看不上所谓的“征服太阳”项目,也不听霍兰德的预言。
他死后,他的子孙们才逐渐能听进去科学家们的话。
——征服太阳是一项耗时耗力耗钱的任务。
全帝国的资源能供帝国五百年存活。
这短短的五百年,全部用来完成“征服太阳”项目也不为过。
然而,霍兰德已逝。
帝国孤立无援。
科学家们隐隐发觉,正是霍兰德将超前的科技带到了帝国来。
如果没有霍兰德存在,那么帝国现在的科技水平至少要落后两百年。
从某种意义上讲,帝国的科技革命,是霍兰德一人推动的,这样说也不为过。
潜台词就是,帝国现在的发展水平,还无法完全消化如此超前的科技。
因此,霍兰德死后,帝国的在天文科技方面收效甚微,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后来,皇室才又将希望寄托在霍兰德身上,逐渐放宽对霍兰德话题的禁忌。
到西泽父亲成为皇帝后,禁忌进一步放开,这位皇帝甚至将自己的亲儿子——西泽派出西盟星,让他从小就在宇宙游历,期望能找到霍兰德的后人。
西泽不负父亲的期望,找到了。
霍兰德的后人,就在他眼前。
令西泽惊讶的是。
霍兰德,或者说长礼,他的母星,竟然也在面临大过滤器的考验。
这看上去不像巧合。
时间过去一整天。
夜幕第二次降临时,西泽终于坐下来,靠在椅子上。
他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些不安。
他知道,长乐暗中一直在调查一些事,并且已经得知了部分真相。
他并不是她的敌人。
西泽只想告诉长乐这一点。
长乐听完,过去很久后,拍了几下手。
不顾西泽略显惊讶的眼神。
她走到西泽面前,从他手中拿走那本《地球通史》,翻到第一页。
第一页第一段有一行字:
【地球末世前纪元——公元2019年12月31日,地球人类一夜之间集体消失,只有她活了下来。】
长乐的手指缓缓落在那一个“她”字上。
淡淡开口说:“这个‘她’,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