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给她寄了,让她也尝尝没钱的滋味,知道钱得省着花才行。要是真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我可养不起这样的闺女!”
能花钱和闺女和能赚钱的儿子一比,麦爸再想想儿子给他买的烟,心里已经开始把秤砣往儿子那边偏。
麦妈眼珠转了转,提醒政府:“一山那里不是有钱吗?”她把歪心眼子都用到了儿子身上。
麦爸呲了媳妇一句:“那你去问你儿子要钱,看他出钱养你闺女不?你也好意思!”
按说,麦爸希望不管哪个孩子有出息了,最好拉巴一下其他兄弟姐妹。但那是在兄弟姐妹过得不好的前提下。现在小秋上大学,有补助,明明能过得很不错;人家别人上大学能省出钱给家里寄钱,闺女却把家里给她的零花钱一下子花光,还问家里要钱。这才让麦爸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闺女没用他想象中的那么听话能干。
儿子也没有他认为的那么不懂事。总之,麦爸更理性些,慢慢把四个儿女的事情看明白了。
麦妈被丈夫撅了一句,不服气地说:“一山那些钱,都给咱妈攥着,也不给咱点花,白养他了。”
孝顺的麦爸:给妈怎么了,难道要把钱都给媳妇?
他不可能鼓动儿子把钱都给媳妇。万一媳妇脑子不对劲,把钱都给小秋了,家里其他人咋办?
麦爸想到这,突然对家里的存款有了兴趣,“对了,咱家还有多少钱?”
“还剩四百多,咋了?”
麦爸:一山把钱给妈管就对了,给你管只会越管越少。
他听到媳妇没傻到把钱都给闺女,才放心些。今天要是麦妈真把钱都给麦秋了,绝对会失去家里的财政大权。
就这样,麦妈本来想说服丈夫给麦秋寄钱,但她却被丈夫说动,暂时不给闺女寄钱了。虽然麦妈疼小闺女,但她也知道丈夫说得对。如果小秋太能花钱,她家存款就保不住了。在大事上,麦妈一般都会听丈夫的。这不两口子商量过后,给麦秋寄钱的事就算了。
不过,麦爸抽空给小闺女写了一封信,刻意提醒麦秋。大概意思是:他工资不高,每个月只有四十多,过日子还有各种开销,如果麦秋太能花钱,他是供不起的。
麦秋收到她爸的来信,本以为会同时收到邮局汇款,没想到除了她爸来信警告她少花钱外,一分钱都没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