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奶奶知道种菜,不知道啥叫大棚菜,她听孙子解释一番才知道,不就是盖房子种菜。
麦奶奶不由担心地问:“一山,能成吗,盖大棚得花不少钱吧?你到手的钱又攒不住了?”
“奶,我这叫先投资,后赚钱。你想想,冬天没啥菜卖,要是我种出黄瓜、豆角、茄子、韭菜……也是头一份。谁家过年还不买点菜吃,到时比西瓜还好卖。”
确实,西瓜吃了水饱,不当饭,买了会心疼;菜可是必须品,该买就得买,尤其是准备年货时,多买点是应该的。
要知道这年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集市上根本没啥卖菜的,不多屯点货,家里没菜吃了,女人挨骂吧。因为刚过年就端菜断粮,这一年还有好兆头么。
麦一山跟奶奶好好解释一番,麦奶奶没啥文化,但是觉得孙子能折腾也能赚钱,随他吧。她只要给孙子准备好吃喝,帮他看好钱就成。
提起钱,不得不说到麦一山的西瓜钱。原来麦妈想了又想,又开口跟儿子要钱。
本来麦妈看西瓜成熟后,还想帮儿子卖西瓜,把钱攥自己手里存着。麦一山哪会不知道,钱进了他妈手里,再想要可难了。他肯定不能把钱给他妈。
麦妈这样说的:“你还没结婚呢,手里拿多了钱,我不放心。我给你存着,等你结婚用。”她早就算过账了,一个西瓜两块多,一地西瓜得多少钱?那不得卖上千的钱。
儿子还没结婚,钱自然得让她这当妈的管着。
麦一山还想用这笔钱当本钱,继续折腾大棚,他不可能把钱交给他妈,直接拒绝:“妈,这钱我有用,不能交给你。”
“啥用啊,你干啥能用上千块?想糊弄我,不想把钱给我是吧?”
麦一山看她妈越发不讲理,不耐烦地解释一句:“我这钱有用,不给你。”他可没耐心仔细给他妈解释。估计就算解释了,他妈也不会支持他。
那他浪费那口舌干嘛?
麦奶奶怎么可能让儿媳妇把管孙子手里的钱,她觉得儿媳妇年龄越大,越发邪性,脑子有点糊涂了。麦奶奶害怕儿媳妇把孙子的钱折腾没了,或者都让小孙女糊弄去,都给麦秋花了。
因为前几天家里收到麦秋寄来的信,信里除了给家人问好,她还张嘴跟爸妈要钱。说在京市花销大,学校发的补助刚够吃,平时买点日用品、书本啥的,就没钱了。让爸妈再给她寄点钱过去,等她上班赚了钱还给家里。
前世麦秋本就养成花钱比较随意的态度,不说大手大脚,起码不会算计着花。麦妈给她留的那几十块钱,她买点日用品,再逛街买点小吃解馋,不知不觉竟然快花光了。她忍受不了手底下没钱的日子,于是在钱花光之前,麦秋赶紧给爸妈写信,让他们给她寄点钱。
麦奶奶才不相信麦秋的鬼话。谁知道依照她那个花钱法,啥时候能攒下钱给家里?
麦奶奶因为孙子赚了钱,心里高兴,愈加老当益壮,“我孙子卖西瓜的钱在我这里,我给他攒着娶媳妇用,你就被跟他要了。”
以前麦妈连生俩闺女,对上婆婆没底气,多年下来,心里已经对婆婆有点后天形成的畏惧,尤其是看儿子不跟她一条心后,心里更没底气。听婆婆撂了话,她只能灰溜溜地回屋憋屈。
麦妈:婆婆还说小秋是白眼狼,我看一山才是白眼狼,好歹是吃我的奶长大的,咋就不向着我?
麦一山才不管他妈咋想,现在想跟他要钱,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