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九十五章不同

我的1982 大国雄起 1100 字 2024-05-19

当时,有一种说法,开放拖着改革走。所以说,80年代的英语热,实际上是一种西方文化热,是比较小众的、单纯的。

李忠信也是知道,八十年底中期的时候,一个普通中国工人在中国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几十块钱人民币。

可是,如果他到了美国,干差不多的工作,一个月可以赚到2000美元。所以,到美国打工,是当时中国人的一个梦想,实现这个梦想的一个前提便是学习英语。

如果说80年代的英语热是青涩的、小众的,那么,90年代的英语热几乎是疯狂的、全民的。

这个时候呢!可以说是有两个关键的原因,第一,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市场以后,需要大量的人做翻译,还有什么海关的报关员等等职位,那都是赚钱极多的地方。

第二就是英语培训机构崛起,一方面,学习英语有了直接的利益,另一方面学习英语、包括出国,有了便捷的途径。”

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后,如果你熟练掌握英语,你就能进入外企工作,收入比公务员、国企职工、民营企业员工高很多。

九十年代的时候,在外企工作,收入高,有面子,还有很多出国的机会,是当时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工作。

比较早进入外企的中国员工很多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如果善于理财、投资,在工作十年之后基本实现财务自由。

1995年,中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还在200到300块钱之间。一个全额奖学金起码是每年2万美元。一个硕士起码2年,博士则是5年,简直是一笔匪夷所思的财富。

所以,英语培训学校成了普通人学习英语、争取拿奖学金出国留学的一个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