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很简单的语法上的歧义,人为什么要活着和人为什么而活着。也可以说一个是意义,一个是目的。
所谓意义,是客观的,自然的。李忠信说的是人类,而并非某一个人,那么所谓的奉献论就是谈不通的,对于博大而永恒的宇宙来说,人类连个垃圾都算不上,人类只是为了自己而活,我们说保护环境也只是保护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科学的发达以及进化论的突破,使人类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自然的产物。
李忠信说的很清楚,也很有道理,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你自己决定的,甚至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也不是。
人类是渺小的,充其量不过是宇宙新陈代谢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环。芝麻大的意义和饭粒大的意义有区别吗?这不是悲观,事实本来如此。
但是反过来想,世界的其他组成部分也同样平凡,而且人还是万物之灵,说人类“猪狗不如”你一定不爱听,这也是足以令人类自豪的事情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至少在地球上,人类是呼风唤雨的霸主。单独的一个人,宏观来看更没什么意义。
我们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尽管没意义,但生存是我们的权利,至少还没人有权利剥夺我们的这个权力。如果说有意义,应该是指相对的意义,是创造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
小的范围来说我们报答了父母,养育了子女,愉悦了他人;大的范围,我们可能帮助过一些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从而载入史册。
人就有短暂的一生,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一代又一代,没有人能够逃脱或者是改变这个命运。
吃喝不愁了,那么,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在什么呢?那就是要让自己身边的人更幸福,让和自己有关的人更幸福。
古人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的论点是现实和智慧的。按照幸福最大化原则,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你也会更加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须先有这个能力。众乐乐与独乐乐,孰乐?也许一个人越发成熟客观,他的判断就越发接近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