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一种情怀

我的1982 大国雄起 1216 字 2024-05-19

在江城这边搞豆油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原材料方面是一个大问题。

粮食在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国家收储,很少有太多的粮食流动到私人手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机器设备和工厂,没有原材料,那也是白搭的一件事情啊!

“王叔,这个问题呢!我这样跟你回答,不知道您现在能不能够接受。豆油厂的生产原料问题呢!我现在并不犯愁,工厂建设起来并投入生产,至少要等到八五年黄豆和玉米等作物下来以后。你也能够看到,今年的粮食产量,要比八三年的粮食产量还要高出来很多。

这个粮食产量高,并不是单单东北方面的粮食产量高,而是全国人民的粮食产量都开始升高。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了,农民朋友更都开始用上了化肥,粮食的产量绝对会逐年增加。

粮食多了,国家收完了国储以后,这些粮食会做什么呢?特别是黄豆这块,东北三省是产黄豆的大省,整个中国的大豆产量基本上都集中到了我们这边。

中国老百姓现在缺的是什么?是豆油。

现在的这个时候,也就是我能够从您这边搞到一些豆油,让我们忠信公司的员工以及家属都能够吃到豆油。

其他的老百姓呢!现在还是每个月每人半斤豆油,就是想买都没有地方去购买去。

我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全国的老百姓,能够尽快尽早地有足够的豆油吃,能够吃到和供应价格一样的议价油。”李忠信十分耐心地回答着王喜平的提问,伴随着慷慨激昂地讲解,他脸上笑容越来越盛了。

他心中在这个时候很是高兴,他能够想明白,王喜平越是问得详细,那么,王喜平成为他手下葡萄籽油和豆油的生产厂长。

之前李忠信一直想要搞豆油厂,可是,这个豆油厂他却一直没有办法建设实施,毕竟他不会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