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如今,他站在了我这一边,用他的智慧,他的学识,去说服这些文武重臣,想来,他所遵从的,他所谨守的,不是书面上的利,而是天下之利,更是民族之大义。
“……陛下,臣有一惑,请陛下解之。”说完了那番话,看到了那些文武大臣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孔颖达转过了身来,肃容朝我行了一礼道。
“卿尽管言之,朕若能解,当为卿解之。”我点了点头说道。
“陛下,臣之惑便是,陛下如何能使百姓背井离乡,远渡重洋?不知,是以利诱之,还是以权势压之?”孔颖达一脸坦然地望着我问道。
透明而又清彻的玻璃窗外,春雨,越发地显得靡靡,温润着透着凉,令人讨厌,却又充满了诗意与缠绵。我眺望着穿外的雨,将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中的春雨,久久不语。
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脸上,似乎想从的表情上,看出一丝异样,又或者是看到我的想法。
看了许久,直到眼角了涩,眼睛发酸,我眨了眨眼,收回了目光,看着跟前那清亮透彻的茶盏。“两个选择,第一个,以利诱使百姓离开他们千百年来一直都未曾离开的百姓,远遁万里,飘洋过海,去一个什么也没有,什么都需要他们的双手来开创的荒蛮之地。另一个,便是如那汉武帝,又或者是无数前朝所施之策,以旨而命人迁之。”
“前策,耗时日久,非三五十载之功可成。而后一策,以我朝庭之威,当可一蹴而就,然此策不但会使得百姓与朝庭离心,而更使我华夏,与前朝之所作所为无宜……”
第二策这一招,很多朝代都用过,例如秦始皇建都咸阳时,亦成大量充民入都。而汉时,元朔二年,汉武帝的一纸诏令,名满天下的大侠郭解被迫亡命天涯,他逃亡的最终目的地,是北地重镇太原。为了充实京师,汉武帝下令各郡国资财超过三百万的富户迁往茂陵居住。
前隋之时,杨广迁都洛阳时,亦曾驱使关中富商巨贾往之,以使洛阳繁华。
这些,都是以命令,以朝庭的意志为准,想要违背,怕是天下没有几个人有这等胆量。但是,这样的旨意,这样的意志,会召致很多人的不满。
而我华夏,自然不能与那些旧封建势力一般,强扼百姓的意志,所以,这一招虽然很有效,但是,却不能为。
而若是第一策,想让一个在自己的老家守着几亩薄田获得好好的农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拖家带口地前往万里之遥求生存,这需要这些人付出多大的勇气?所以,必须长时间的去说服和影响,甚至是动员,依靠舆论和口耳想传来吸引这些人,但是,这样的方法是既耗费人力,又耗费物力的,非三五十载之功可成绝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