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的意见,已经得到了军方大多数将军的认同,毕竟,军队是保证国家安定团结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军队数量的过多,同样会影响到社会的生产和发展。
夺取了蜀中之后,屈突通,这位华夏帝国的第一位大将军就对此表达了忧虑。这倒令我有些诧异,实在是想不到,一位隋唐时期的军事人员,都能够敏锐的查觉到这种问题。
不过,古人倒是有句话挺有道理的,兵在精而不在广。现如今,华夏帝国的军队,随便提一支出去,哪怕是警备师,不论是在装备方面,又或者是训练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精锐部队。
可以说,拉一只警备师去作战,就算是什么瓦岗寨的强军,又或者是王世充的禁卫,在本公子的警备师面前,都不是华夏帝国禁卫军的对手。
好吧,我承认我又吹牛逼了,但是仅从装备与训练的角度而言,华夏帝国的各级军队,绝对是这个世界最强悍的。
现如今,各地的野战军都已经足够了,在未来再扩编是可以的,但是,警备军将会进一步的削减,毕竟,没必要保留过多的军队。因为,每占一地,都会征召一定数量的当地人加入到军队当中。
不论是蜀地、西秦、河西,又或者是即将攻略的岭南。另外,交趾之地尚有五万多还没计算到本公子麾下的部队,如此一来,军队的数量有些超额了,哪怕是如此的关中富庶,支撑过多的军队,后勤的压力是可怕的。
幸好关中全境连河河西以及西秦之地都已经完全被水泥直道所联通,不然,光是这五十多万大军的补给,就足以⊥帝国焦头烂额,五十多万大军的后勤,若是全以人力,那么至少要维持三十万民诀才能够保证,若是出战的话,那么,每出兵十万,至少需要增加三到五万的民诀支持。
而杨广远片万里之遥的高句丽,所需要的民诀数量更是难以计数,而作为士卒征召和民诀征召地的河北山东之地自然是无法承受这样的人力消耗,最终,使得大隋王朝烽烟四起,终致崩分瓦解。
而现如今,若是在关中地区,五十万军队的消耗,只需要五千匹弩马,五百部八轮马车,和两千马夫,三班倒的运输,便能够保证关中军队的日常物资补给。
看看这个差别有多大?过去,你动用几十万的民诀来运粮,运送物资,这些民诀可不是神仙,他们需要吃,需要喝,光是路途中的耗费,怕是就足以⊥大军的
地盘大了,交通运输就是个大问题。虽然巴蜀之地比之关中的道路更加的崎岖,而且水泥直道大多数地区尚未贯通,但是,幸好这里水系密布,所以,借助水运,使得这里的交通运输也能够获得足够的顺畅。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将会把西秦地区和河西地区以及延安一带来的关北地区,将划为一个军区,驻军数达十二个师,其中警备部队达到了三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