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年长于杜将军,故杜将军称将军为兄,而淮军亦皆称将军为伯,对汝之敬畏,不亚于杜伏威……”说到了这,本公子脸上的笑容越地地洋溢起来。“能得见辅将军,乃朕之福气。”
“不敢当陛下此赞,公怙不过是一贫苦百姓,前朝杨广北征高句丽,我等小民根本就没有活路,无奈之下,这才举义……”辅公怙赶紧起身朝着我行了一礼,一脸感慨地答道。
是啊,这点我何尝不知道,都是杨广这货自己自作孽不可活,方有当日之祸。不过,跟前这位辅公怙,则令我更感兴趣。因为,本公子的情报局不可能对天下诸雄都不仔细调查,对于他们的重要文臣武将也同样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而在接见这些使节之前,本公子就才刚刚又复习了一遍。
根据传回来的情报以及俏像图来看,辅公怙要比杜伏威大六岁,而杜伏威在大业九年造反之时,不过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而辅公怙已经二十三岁。
而今,过去了整整六年的光景,辅公怙怎么也是年近三旬的人,身型削瘦,而我跟前这家伙却显得很是魁梧。
据情报人所言辅公怙额头有一块狰狞的疤痕,是这家伙小时候从房顶摔下来受的伤。而这名自称辅公怙的家伙脸上也没有那道疤痕,辅公怙不可能这么年轻,哪怕是一脸的络腮胡子,在我看来,更像是用来掩饰他的年纪而留的。再加上之前的判断,我现在已经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这家伙不是辅公怙。
按照年纪,还有情报中的绘图而言,这家伙给我的感觉,居然有些像是杜伏威,这是我有些不太敢确定的原因,杜伏威若真这么孤身犯险,难道就不害怕自己的小命出现危险吗?
先是扯了一些闲话,这位“辅公怙”颇为健谈,言及其入潼关之后的所见所闻,很是敬佩本公子在关中所做的一切,不论是那平坦宽阔的水泥直道。
又或者是驿站、邮政、报纸,还是各种关于老百姓的福利,另外还有就是发达的河运,他此番沿通济渠北上,然后在荥阳郡进了黄河,直抵潼关。
这一路上,船只见过不少,而其中,大型的商船和战舰,却只有华夏帝国的,其他诸多豪强,可没那个能耐,更没有那个实力与本公子在河海之间争雄
“陛下能够以短短数载时间,不但领雄兵数十万,东定延安诸郡,西平河西、西秦,南压巴蜀,如今更是虎据关中,坐看天下风云。”这家伙的眼神,嗯,不太对,让俺的感觉,这家伙似乎有点狂热,或者说是兴奋。
难道说这家伙崇拜俺不成?不过,看这家伙对本公子的事情如数家珍,就连我从何时去韩城赴职,这家伙都知道个大概,这就不由得本公子不在意的。
要么,就真是俺的崇拜者,要么,这家伙肯定别有用心。思及此,我的脸色倒是丝毫不变,不过心中已然警惕起来,咱是什么人,岂会被几句马屁给忽悠晕掉,我现在只是想看看,这家伙到底想要于嘛,另外嘛,自然是要看看这家伙到底是谁。
想到了这,本公子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冲李元芳使了个眼色,将纸条交到了他的手中,不大会的功夫,一名秘书就从李元芳的手中接过了这张纸条,快步地从后门走了出去,向着情报局所有的方位疾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