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重骑兵2/3

曹魏 雨落未敢愁 1263 字 9个月前

就是锻造打铁,铸型....

每一个步骤都要花费工匠最少一天的时间,这一天的时间,是等铁块冷却。

而且玄铁重骑兵的甲胄是曹冲设计的,按照的就是后世锻造。

不仅有外甲,还有内甲,颈甲,腕甲,甚至还有脸甲...

这一套甲胄,其中就有十几个部件,不可谓不难,也是曹冲召集大量工匠,也无法完成任务的原因。

说起这个,就要说起古中国的炼制甲胄的历史了。

中国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铁甲。

甲又名铠。

《释名·释兵》:“铠,犹铠也。铠,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

各代铁铠甲往往因材因体而制,形制繁多。

汉代称铁甲为玄甲,以别于金甲、铜甲。

西汉申山靖王刘胜墓出主的鱼鳞甲。重约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铁甲片缀威。

据测定,当时铁甲片由块炼铁锻成甲片后,再退火脱炭,具有韧性。

穿用者躯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铁甲围护,铃形如半袖短衣。

南北朝时期,宪耍酪行两当镜称碉光铠。

两当铠丙形制和服饰中的两当形状相近似丽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

明光铠胸前和背后都有大型镜子样金属圆沪。

唐代的铠甲形制多样,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

宋代以后,虽然火器出现,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备。

宋代镜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

锯《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镜甲的总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叶有飞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

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

清朝前期装备的铠甲承袭明代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铁甲防护能力和外规装饰都有进步。

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历御用铠甲,由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