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老师不必再说!我绝不会用此毒计!便是诸葛丞相在此,也绝不会用这样的计策,此计太过伤天害理!”
“主公!昔日关云长将军水淹七军……”
魏昌不等他说完,便直接打断道:“好了!不必说了!我意已决,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见魏昌如此决绝,房玄龄也再无办法,只好轻轻叹了一口气,向着魏昌一拱手,有些落寞地退了出去。
在房玄龄走到帅帐门口之时,魏昌突然叫住了他,面带微笑地说道:“老师,成大事者,不可失民心!”
房玄龄愣了一下,随后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大笑着走了出去。
其实在魏昌看来,这条计策若是实施,就算最后达到了最大的战果,将贾逵所部全歼于景山,最后的结果也是自己损失更大。手下失去民心,从今以后,魏昌若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业,没有了民心,任何事情实施起来将会寸步难行。
而且魏昌是准备将巴南三郡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发展的,到时候战事一旦结束,就要开始在三地推广杂交水稻,等一年之后,巴南等地便再不会出现粮草不足的情况,那时魏昌便可扩建军队,强大自身的力量。若是引襄江之水入川,则会让自己的谋划延迟一两年,其中得与失轻易便可衡量,房玄龄也不过是很多秘密不清楚而已,但是魏昌也并不打算此时便将有些事情说出来。
其实此时魏昌有些开始后悔了,后悔自己不该一开始便将功勋点全部兑换成战马,若是留下一些兑换粮草该多好啊!如今功勋点只剩下悲催的一点,可以说是连根毛也换不了。不过这也不怪魏昌,当时情况紧急,魏昌一时之间也并没有考虑到永安的粮草问题。
若是自己粮草充足,也不必在这鬼地方和贾逵死磕了。魏昌完全可以一路打一路退,采取步步为营的打法,将贾逵的占线拉长,依靠巴南等地的防御纵深将贾逵活活拖垮。但是如今自己的粮草最多也就能再坚持二十天,要是拖下去只能是自己先跨……
以不足两万的兵力阻挡贾逵四万余精锐大军,唉!头疼啊,这仗到底该怎么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