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化

“妈,看儿子买什么孝敬你老了。”

老太太听到三儿子的声音,原以为他又要护着自己媳妇。正在心里憋着气,准备好好大干一场。不信她当老娘的还拿捏不住这两个小崽子了。

等听清老三的话语,看到她手里拿着的黑铁锅。老太太满肚子教训的话都卡在了嗓子里。差点儿没把自己憋死。

看到大铁锅的喜悦很快压下了对老三的不满。老太太一个健步跳下炕,接过铁锅仔细摩挲“哪儿弄来的?……你这两天到处乱窜,就是踅摸它去了。”

王宏喜是觉得一口锅实在是不方便,这才买了方便自己的。看老太太这么高兴,她乐的做个顺水人情。“嗯呐,这锅不错吧。”

老太太一张老脸都要乐开花了。岂止是不错啊!简直不能更好了。精铁制造,锅身光滑无比,连个气泡都没有。她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好的锅。

“真好,真好。老三你可太能耐了。”老太太说着话提着铁锅到厨房架到空着的灶台上。

这时听到一墙之隔的大儿媳又在挤兑老三媳妇“弟妹,那边角料也没多少。你们两个大人也用不着。真好给你侄儿做件裤子。给不给你倒是说句话啊!”

老太太新得了铁锅,正对老三满意。听着老大媳妇的话就给她怼回去了“老大家的,人不要脸也得有个限度。那布料可是老三媳妇娘家给陪送的,是人家的嫁妆,你连弟媳妇的嫁妆都想昧下来点儿,不怕屯子里的人戳脊梁骨。”

秦小凤被婆婆的临阵倒戈弄蒙了。不是你说老三媳妇的娘家给力,陪送挺丰厚的,可她小气抠门,一点儿都不舍得孝敬老人。我这才来帮着打头阵吗。你老现在这是唱的哪出啊?

可婆婆都向着老三媳妇了,自己今天是没戏唱了。她拿眼剜了黄晴一眼,下地趿拉着自己的鞋子走了。

黄晴刚才就听到自己男人的声音了,想要下地去迎,可大嫂虎视眈眈的看着炕上刚续好的棉袄,她就坐在没敢挪窝。这下看人走了,才慌忙下地出门。

两人前后脚的来到厨房,见婆婆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不住的看那口新买的铁锅。看老二进来,老太太忙指挥他:“老二,你赶快去和点儿黄泥来。把这锅支好。”

跟着老二身后的王老爷子也看到了新锅。他老人家看了一眼,就事不关己的进了东外间。

老太太对老头的态度早习惯了。指挥着老二去和泥,自己亲自下手把锅固定好。眼睛看着大铁锅像是看失散多年的亲人。

王宏喜等着老妈忙完,这才拽着老太太按到东屋炕上:“光顾你的大铁锅了,看看这儿还有什么呢?”

老太太这才注意到三儿子手上居然还拿着块新的布料。她一把拽过,就着窗外的雪景珍爱的抚摸着。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幅的布料了。以前家里穷,可自己种点儿棉花,也能织点儿粗布。可现在啥都是公家的了。每年发的布票刚够打补丁的。队里也不种棉花了,身上的棉袄那都是多少年的陈货。

秦小凤也贪婪的看着那块棉布,伸出去的手被婆婆一把推开。看婆婆一副防备的样子,她心里来气,看着坐在对面的老三说:“三弟,你这哪儿弄的这好东西?不会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了吧?”

王宏喜还没开口,老太太已经不让了。抱着棉布就对她怒目相向:“你他娘的才见不得人呢。”老太太左右看看,拿起炕上纳着的鞋底,一下子招呼到秦小凤身上。“不会说话就闭上你的臭嘴。”

秦小凤侧身一躲,鞋底顺着肩膀掉落地上。她被骂了没生气,反倒乐呵呵的坐到婆婆跟前:“妈,你这块布真好。给我几尺给你孙子做件褂子吧。”讨好着老太太,又伸手去够那块厚实的棉布。

老太太对大儿媳那占便宜的性子是一清二楚。赶快收起手中的棉布,开锁放到自己的炕柜里,又把锁头挂好。

吊着三角眼斜了她一眼:“你个当小辈的,不说拿些吃喝穿用孝顺老人。倒惦记上老娘的东西了。你那破锣嘴咋张开口的?不孝顺的东西,我们老王家娶了你真他娘的倒霉。”

秦小凤咬着牙,心里暗唾一口。真是他娘的晦气。今天没看黄历,怎么诸事不顺,本想从老三媳妇那儿弄快边角料做条新裤子,如今白挨一顿骂,还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二媳妇在厨房做饭,本来也是眼馋那块布的,可她只生了个丫头,在婆婆面前没脸。还想着要是大嫂能分一块,那自己拼着被骂也得去试试运气。听到大嫂挨骂了,她的心思也歇了。还是老老实实待着,要是能生个儿子就好了。

晚饭后,老太太拉着王宏喜到东屋墙头,贼眉鼠眼的看看没人偷听,这才悄悄询问:“老三,你今天这些东西到底是哪儿来的?别真像老大家的说的那样吧?”

王宏喜早想好了说辞:“怎么可能,我像那干坏事的人吗?……那布料是我这几天给人打零工挣来的,锅是今天救了个老头,人家为了感谢我,送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