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滴血救人

东褚太后 陈姝 1175 字 8个月前

“秀秀,诗经可有背熟?”母亲谢真石挑着一篮子秧苗走近一间茅草屋,朝门口正在玩泥巴的小女孩问了句,语气中有些许责备之意却并未完全表现出来。

被唤作秀秀的小女孩抬头望了望,浅笑中带着愧色,丢了手中正在把玩的泥巴,撒娇似地道:“母亲,孩儿不喜欢读诗经,可否读些其他的?”

秀秀像是在征询母亲谢真石的意见,谢真石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眼神中多了一丝冷淡,道:“褚谢两家向来门风颇严,汝怎可不读诗书?将来有人问你是否褚裒谢真石之女,你将如何作答?”

谢真石放下肩上挑的篮子,正要走到秀秀身边,秀秀像是条件反射似的,赶紧转身跑进屋内洗了洗手拿起桌上一本诗书便读了起来,摇头晃脑的样子,倒还真像一名女学生。

秀秀已经十岁了,一晃眼谢真石带着孩子流浪到此已经四五年了,在这四五年的时间里,除了正常生活劳作时间外,谢真石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丈夫和儿子的进程中,闲暇下来也会教孩子读书识字。

毕竟无论是褚家还是谢家都是诗书士族门第,即便今日落魄,也断是不可丢了士族家风。

然而,找了四年,却依然没有丈夫和儿子的消息,甚至弟弟谢尚在哪谢真石都不清楚,现在她唯一知道的就是谢家人在哪里。陈郡谢氏虽不是豪门显贵,但到底也是士族大家。

父亲谢鲲虽然早亡,但族中还有叔叔谢裒、谢广,堂兄弟谢安、谢万等人,谢真石想着等到手里的银两赚够了就带着秀秀回谢家去,等到了谢家她们的生活便好转了,那时候也可以继续找寻丈夫和儿子了。

谢真石见秀秀有模有样的念起书来,嘴角轻扯,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也不打扰,便挑着两筐秧苗下地去了。

秀秀回头,望着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忽然有一种愧疚之感。她恍然还记得四年前母亲于乱兵之中是如何拼尽全力厮杀突围,只为了保全女儿一命。

她尚且记得母亲深受重伤,带着自己跟随成千上万的流民从健康城逃亡出来,一路往西等到了泾县方才安定下来。母亲原是千金小姐,官宦夫人,如今为了生存却不得不去帮忙那些大家族富贵人家干活,插秧放牛洗衣服,甚至有时候就连秀秀自己也会跟着母亲下地干活贴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