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花一直手捂着伤口,觉得腰上疼的不行,喘着粗气的站在一边,这年头不比旧社会,打死人可是要被抓的,这一点她还是知道的,说是要打死这丫头,也就是过过嘴瘾,发泄一下罢了。
王建设假模假样的理了理衣袖,对着赶回来的王老汉他们开口道:“这丫头一个人单独丢在这里也不安全,这样吧,卫军和卫国你们把人抬到我们家,我们家里我妈在家还能看着点丫头,也不至于出事。”
王刘氏倒是没想到能这么轻易就把沈淮摆脱出去了,这年头,直接把人打死了要被民兵团的抓走,丢出去万一伤人了还要自家担责任,也就只能找个愿意收容的人家转户口,从此以后和他们家再也没关系才算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哎哟,咱们这村长就是热心肠,菩萨心善啊,难怪能当咱们村的村长。”王刘氏好听话还是能说几句的,只要能甩了麻烦,也不至于连两句好听话都不说。
王卫国和王卫军两兄弟也没找个别的啥东西,就直接一根扁担,用绳子把沈淮的手脚拴上,直接抬猪一样的,把沈淮抬到了王建设家里。
王建设带着王家兄弟两个把人丢到自家鸡圈边上,绳子也不松开,转头就开始赶人。
“好了好了,都别看了,秋收不忙啊,在这里一个个的瞎凑热闹,都赶紧回去秋收去,领导交代的任务还要不要完成了!”
王建设的老娘都七十多了,年纪一大把,是身体也不好,腿脚也不方便,整天就只能在家躺着,时不时出来晒晒太阳,和媳妇唠唠嗑,大多数的时候,要么在家里睡觉,要么就是缝补缝补衣服鞋子。
这会子从窗户看到儿子让人把村头王老汉家的孙媳妇抬回来,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啥,想着自己儿子做事肯定有原因,又把头缩回来,继续缝自己的鞋垫子。
老太太还没来问儿子呢,王建设媳妇倒是先掐着腰跑出来了。
村长媳妇叫刘菊花,和王刘氏算是隔了五代的远亲,两个人都是从隔壁刘家村嫁到王家屯的,不过两个人在刘家村关系就不好,等到两个人都嫁到王家村之后,关系更差的,主要矛盾就是因为王刘氏会生,婚后第一年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头胎是儿子也就算了吧,偏她刘二丫能耐,这接下来是一个接一个的大胖小子,临了临了一把年纪,竟然又生一个小儿子。
她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嫁给王建设两年没动静,眼看着王刘氏是一个接一个的生,她是愁的着急上火,夜里都睡不着觉,啥方法都用尽了。好不容易结婚第三年怀上了,却生了个闺女。
第一个闺女干脆叫招弟,招来招去,第二个又是个闺女,于是接着取名就叫盼弟,盼来盼去,第三个又是个闺女,没办法,只能接着取名叫来弟,一年一个闺女,一年一个闺女的,她连着被王刘氏取笑了三年,终于生了个小儿子,来个小儿子之后,似乎就像是打通了什么关节一样,没过两年,竟然生了个三胞胎儿子。等到三胞胎的儿子落了地,这刘菊花终于能在王刘氏面前把头抬起来了。
他王刘氏会连着生四个又怎么样,她刘菊花一次就生了三个大胖小子!!
就因为三胞胎儿子,她在家里说话都硬气了几分,她男人啥都听她的!
今天原本还在厨房收拾,准备着做晚饭了,结果就看到自家男人把王刘氏那个臭婆娘家的孙媳妇抬了回来。
“干啥呢,干啥呢,这好端端的,把她刘二丫的孙媳妇抬我们家是要干啥呢。”刘菊花看着沈淮就觉得晦气,准确的说,她看着王老汉一家人都觉得晦气。特别是她刘二丫。
“晚点和你说,把人松开了放我娘房间,倒杯水,啥都别问,啥都别说。有好处。”王建设不好说的太明白,而且现在秋收任务忙,他等会还要回到地里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