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缄口不答,光绪帝又长叹一声,说道:“把儿玉将军请来吧。”
时候不大儿玉源太郎便来了,光绪帝说道:“将军阁下听说了吧?林远的部队已经突破凤阳一带的淮河防线了。”
儿玉源太郎说道:“听说了,我看皇帝陛下神情萎靡,只是因为这件事情吗?”
光绪帝叹道:“难道这件事情不能让我神情萎靡吗?淮河一丢,我们能够依靠的就只有长江了。”
儿玉源太郎笑道:“皇帝陛下您还有一支精兵在淮安呢,您怎么忘记了?”
光绪帝说道:“不就是袁爱卿的新军吗?我没有忘记他们,不过他们恐怕也不顶用了,张之洞和许应骙都丧失了防线,袁爱卿又能怎么样呢?”
儿玉源太郎笑道:“皇帝陛下,别看您失去了淮河防线,可是这里面却包含着取胜的良机。”
光绪帝听见取胜这个词不由得精神一振,说道:“将军阁下说说看,这个取胜的良机在何处?”
儿玉源太郎笑道:“那便是林远部队的补给线变长了,您也知道,林远部队有很多重型武器,这些武器的运输和补给都非常困难,以前在华北的作战中,由于没有大型河流的阻拦,林远的运输部队可以很容易地为前线补给弹药,可是现在多了黄河和淮河为阻拦,林远部队的弹药补给肯定越发困难。”
“从淮河到长江还有大片的区域,这个区域里面有很多险山急流,何愁拖不住林远?而且淮河防线的局势也不是没有转机的,比如张之洞部现今在岘山驻守,林远部队不把岘山拿下来是绝对不会向南进攻武汉的;还有许应骙部,虽然放弃了淮河防线,可是主力没有受到太大损失,完全可以一战!”
“当然还有袁世凯部,他们是战斗力最完整的,里面还有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若干支精锐,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光绪帝听完惊喜地说道:“依照将军阁下的意思,我们大清还没有完全败给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