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又说:“刚刚在和那几个洋工匠争论的时候。我听你说他们的工钱是我们工匠的十二倍。”
苏茂说:“这些工匠都是买机器的时候就跟着來的。平时在工厂里就挺傲慢的。毕竟很多地方沒了他们不行。那个莱恩和他的手下就是里面最难缠的。对了。林大人。我可担心啊。出了今天这样的事情。那群洋工匠以后不好好干活怎么办。”
林远笑道:“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他们也不愿意回国。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待遇远沒有在这里好。而且他们内部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像莱恩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苏茂这才释然地点点头。他叹了口气。茫然地望向窗外。语气中满是期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受制于这些洋人呢。”
林远笑道:“你不用着急。有我在。这个日子就不会远了。”
苏茂看着林远。眼神里满是困惑。满腹的报国情怀让他一遍遍地思考大清怎样才能在武器上赶上洋人。可是他想了几十年。却始终想不到出路。眼前这个林远。真的能有办法吗。
接下來。书页上都是给员弁。工匠的薪水的具体清单。包括食宿。煤炭。医药等项目。林远把它们翻过去。停在一页上。那一页上。是采买的清单。古人的清单很有趣。所有的项目的标題都是“一”。不像后世那样。写成“一、二、三、四”。
最上面那行写着:给发采买外洋各式铜、铁、钢、铅、油漆杂料等共计库平银三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三两。
然后又是一行字:给发采买内地硝磺、烟煤、柴炭、木植、砂土等共计库平银二十八万六千五百三十七两。
林远看着那些原料。叹了口气。清廷搞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不改变封建制度。从采买的这些原料就可以看得出來。沒有自己的工业基础。从原材料到机械加工的设备都要从外国买。靠买武器打仗。怎么可能打得赢。
林远默默地想着:“这些从外国买來的原材料。怎么能够不花钱呢。”一个绝佳的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那就是做海盗。把这些东西抢过來。可是这件事却是不容易做的。得好好计划一番才行。
林远又翻过了几页。停在的这一页上记录的是生产能力。比如说黑药年产四十万斤。栗药年产二十万斤。这黑药指的就是黑火药。栗药指的就是苦味酸炸药。林远的视线在其中的一行停了下來。他指着那行问苏茂:“怎么天津机器局还有水雷厂。”
苏茂说:“这个是李中堂特地为机器局建造的。李中堂特意交待过。我大清海岸甚长。是故大造水雷可以巩固……”
林远说道:“连海军都沒有了。要水雷有什么用。大清的海岸线那么长。得需要多少水雷能够保护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