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徐玉清被撵走了,但是那些文官们闹得是越来越凶了,居然搞了一个江南万人联名信,状告李峰的几十条罪状。
朱由校将李峰叫来,将那些联名信和奏章都给他看,问李峰该怎么办。
李峰笑了笑,对朱由校道:“陛下,这些过气之人,理他们做什么,他们不是要打舆论战吗,咱们不是有大明中央日报,和他们对战就是了!他们不是要争取民心吗,咱们也有的是民心啊!”
很快,中央日报就开始反击了。
中央日报刊发了皇帝朱由校的一篇文章,叫做《荣耀与梦想》。
“泰昌元年,先皇驾崩,朕即位于仓促动荡之间。其时也,年幼无助,然群臣党争,内宦专权。朕百无一用,唯有假寐于宫墙之内,周旋于奸佞权臣之中。内患未除,外患并至。建奴崛起关外,蛮族作乱西南,西番入侵沿海。局势危如累卵,然朝中无可用之人,廪中无可用之金,军中无可战之兵。至天启五年,一战失抚顺,二战失沈辽,三战失广宁。千里国土,沦为贼人牧马之地,数十万人口,被掳为贼人之奴。朕甚为心痛,也不成眠。然朝中之奸臣,不念苍生社稷,依旧党同伐异,争权夺利。千里国土,天下苍生,不若彼之乌纱……”
接下来,朱由校便讲道幸好自己趁着阉党坐大,独揽朝政的机会,集中力量开办了皇家学院,发展了科技,开办工业,培养了人才。于是才能在艰难的局面中,支撑过来。渐渐地朝廷的财政得到了缓解,军队也进行了变革,大量的工业产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轻易连战连捷,很快打败了强敌建奴,收复辽东,经略南洋,远足美洲。这些都是大明的先祖皇帝都未成做到的,也是华夏历朝历代所没有做到的。这些事情,是大明的荣耀,也是大明百姓的荣耀。
如今,大明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皇家中学和皇家小学在全国各地开学,教育再不是富贵人家的专利,平民子弟也拥有了成才的通道。现在各地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连续几年的粮食大丰收让饥饿远离了大明的百姓,大家正在一心一意地为了更好的日子而努力奋斗。
然后朱由校说道:“朕之梦想,希冀大明百姓安居乐业,食有其粮,国疆永固,再无外敌敢环伺于外。朕之梦想,在于证得科学大道,让科学为民所学,为民所用。民之利即朕之利,民之想即为朕之想,朕之梦想,亦即大明百姓之梦想。”
接下来,文章话锋一转,说道现在大明所有的老百姓都在为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而努力的时候,却有一群人,一小撮人不高兴了。他们要逆流而行,打着恢复古制的口号,妄图恢复他们能够盘剥老百姓的地位,好让他们的子子孙孙再接着继承这种地位。这样的人,老百姓不会答应,他这个皇帝不会答应,还有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