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来说,凡是蛊惑皇帝不理政事的人,就是奸佞小人。若是那人没有什么本事也就罢了,偏偏京城里的同事来信,提及此人有飞天遁地之能,惹得皇帝常常一月半月的不上早朝。飞天遁地的本事袁崇焕不相信,他认为那是别人的谣传,以讹传讹。但是皇帝不上早朝却是大事,天天躲在西苑和一个奸佞小人干木匠活儿,这算什么事情?
再看那李峰,现在的年纪不超过二十岁,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如此得宠,假以时日,定当成为蔡京高俅之流,祸国殃民,流毒百世。这样的奸佞小人,就应当趁现在还是小苗苗的时候,就赶紧掐掉,否则等到他成长为大树的时候,就费劲了。以前这奸佞小人在京师,自己动不了手,现在他到了自己的手下,还不是伸着脖子等自己动刀子吗?
只是这李峰是阉党的人,不知道到时候那监军的太监许秉彝会不会和自己唱反调。袁崇焕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马上就下定了决心,打定了主意。袁崇焕的脸色露出了一丝毅然之色,正所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第二天,袁崇焕召集在宁远的高层议事,主题是分配京师来的一干匠官到各个城堡去协助建城。
孙承宗不在宁远,而在锦州巡视,所以这工作便由兵备道副使、右参政袁崇焕主持。主要参加的人物是监军许秉彝、宁远总兵祖大寿、宁远守备典使何可纲,还有就是一干负责修建城池工作的几个佐官。李峰作为朝廷来的代表,也列席了这次会议。
众人对坐在上位的几人见礼之后,分列在大堂的两边坐下。至于李峰,则是被安排在了最角落里,一不小心都看不到的位置。
会议开始,袁崇焕先是代表辽东诸位官兵,感谢皇帝陛下心系辽东,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派出了工匠前来指导建城工作。
接下来话锋一转,袁崇焕就叫人打开了一幅大图,挂了起来,然后指着上面标注的几个点说道:“经过两年的修缮,现在我大明官兵已经修缮了宁远、锦州两城。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今年我们还要抓紧时间,在年底之前,将杏山、松山、大凌河、塔山、等十数个屯堡修复。如此一来,便可以依托大小凌河为防线,用这些卫屯堡垒为链,以锦州宁远两城为锁,牢牢锁住这进出辽东的咽喉地带。若是此防线建成,则进可出击辽东,退可守辽西,我大明关宁军可立于不败之地也!”
众人看了看地图上的形势图,纷纷点头称是。
袁崇焕看了看众位官员的反应,十分满意,将眼睛在众人中巡视了一番,然后接着说道:“这是本官原来的打算。但是这两天,我仔细思虑了一番,觉得如此一来守有余而攻不足。”
说着,袁崇焕用手指了指大凌河北岸的一个地方,说道:“此地乃是十三山,原来十三山驿站所在位置。若是我们趁着这段时间冰雪刚刚消融,建奴尚来不及南顾叩边,在此地建立一座堡垒,则可以给我辽东军队在大凌河北岸占据一块咽喉要地。唯有如此,我关宁军才能算是做到真正的可攻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