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接过了李峰递过来的玻璃镜,眼中露出几分的惊喜,拿着镜子在屋子里开始搔头弄尾。一边照还一边说道:“主人,这镜子太宝贵了,青青承受不起!”
“说给你就是给你的,你拿着就是了,这东西是我自己亲自做的,虽然繁琐,但是我还做了许多!”李峰随口便答道。
徐青青闻言,忽然转过头来,对李峰说道:“多谢主人,青青很喜欢!”
正在此时,忽然门外有人敲门,李峰开了门一看,却是赵百户。
赵百户的眼睛越过李峰的肩膀,瞥了一眼里面正在照镜子的徐青青,心中一片好白菜都让猪拱了的苦涩,然后拱了拱手,对李峰道:“李大人,昨夜雪大,路上积雪很厚,恐怕要在这驿站歇息两日才能继续前行了!”
李峰一听,一阵大喜,他巴不得天天大雪,一下一辈子,永远不用去辽东才好呢。于是心情一好,扔出十两银子,给赵百户道:“去给驿站说说,好生的给弟兄们安排点酒肉,冰天雪地的,吃饱点才能保暖!”
赵百户无语,这些天一路上李峰出手大方,花起银子来如同流水一般。若是有那个兵士让李峰高兴了,人家一出手就是一两银子的打赏。现在那些个兵士,一个个都有意无意的在李峰跟前转悠,比拍他这个百户的马屁还要多。
其实他不知道,李峰这是在发泄,也是在气气那几个工部的匠官。本来,前去辽东的几个官员中,只有李峰一人是正经的“文官”(当然他这个文官是水的),级别也最高,按说应该以他为首,可是那几个匠官们却对李峰不不理不睬。偶尔听了几次这几个匠官的议论,李峰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几个人都知道李峰是被人“整”去辽东的,去了是要倒霉的,来之前,工部里面已经有人给这几个匠官打过招呼了,所以他们便躲着自己。
李峰看了看那几个匠官,不由得好笑。明朝虽然工匠的地位很低,但是这些给皇家和工部工作的工匠里,会选出一些头头,这些人会被授以品级官职,这就是匠官。虽然普遍品级不高,一般都是不入流的杂佐官,干到老来,能够有个八九品的品级就已经是祖坟上烧了高香了。但是能够从工匠成为匠官,无疑是一步登天了。当然,能够成为匠官,手艺是不管用的,你一定要是有关系,有后台,有靠山,才能胜任这个包工头的职务。因此这些匠官们虽然都是工匠出身,但是一个个都十分的会揣摩上官的意图,十分的会来事儿,也十分的会察言观色,十分的会站队伍。打个比方,这就像后世的时候,能够干上包工头的人,绝对都比平常人要精明一些。
今天不能赶路,大家便正好休息休息。
吃过了早饭,徐青青便央求李峰带她去打手枪。看着她那一副恳切的样子,李峰便答应了。
李峰和赵百户打了一声招呼,说自己到驿站后面的河滩上去走走。赵百户说给李峰安排几名士兵随行保护。
“不用了,这大雪天的,就是土匪也都懒得出来,你们就放心吧!”李峰摆了摆手,谢绝了赵百户的好意。
赵百户一副“我懂得”的表情,对李峰挤了挤眼睛,低声对他说道:“我晓得了,想不到李大人还好这一口。你放心,我绝对管住这帮孙子,不让他们出到半里地之外!”
李峰一看赵百户那副猥琐的表情,知道这家伙又想歪了,伸手掏出一锭银子,砸在他身上,说道:“去去去,赵大人你好歹是一个百户,怎么和那些兵痞一般龌蹉!本官这是携佳人赏雪,多么好的意境,竟然被你这厮想到了龌蹉事上,我呸!”
赵百户论品级,乃是个正六品的官员,比起李峰来要大不少。但是明朝的时候文贵武贱,加上这几天李峰手里的银子像流水一样花在这百十个兵丁身上。虽然李峰没有直接给赵百户银子,但是李峰在他救下了徐青青之后,就送给了赵百户两面巴掌大的小镜子。这段时间,这玻璃镜在京城可是名声在外,虽然李峰给他的只是小镜子,但是赵百户心里却知道,自己若是将这镜子送给指挥使大人的老婆当礼物,自己这个百户少不得又要往上挪动挪动了。因此,一路上,他和李峰的关系一直是越来越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