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好个奸商

大明匠相 南极 1789 字 8个月前

如此来,魏广微根本就不答应,跳着脚就和魏大中干上了,上书自辩,说魏大中乃是小题大作,想把自己撵走,好安排他们东林一脉的人。

朱由校平时就对东林党人动不动就拉帮结伙十分不满,便下了一道旨意,训斥了魏大中:“近日蹊径歧分,意见各别,爱憎毁誉,附和排挤。大臣顾及身名,动思引去,小臣瞻望风气,依违自合。职业不修,政事堕废。”

说句实话,若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朱由校对东林党人的这段评判,十分准确。大臣一受攻击就引退,小臣依照“政治划线”评判人物,结果党争只能越来越激烈,于国事丝毫无补。

若是李峰知道朱木匠这道旨意的话,定然会跳着脚给那些写历史的人一个大嘴巴,能够将党争看的如此透彻,能他娘的是一个傻子吗?事实上,朱木匠当真不是傻子,也不是文盲,只是他被这些人烦坏了。

皇帝都说了你们别争了,歇歇吧,韩爌也安抚下面的东林诸人。可是又有一人跳了出来,此人就是都察院的御史李应升。李应升可不管你皇帝如何说,接着上书,搬出了《大明律》,说魏广微的行为是要被打板子的,而且还不少,得要打上一百大板。

魏广微一听一百大板,不由得大怒,转而就彻底投了魏忠贤。以前他见了魏忠贤,因为是同姓,自称是“宗弟”,现在好了,干脆将自己降了一级,自称“宗侄”,给魏忠贤当起了晚辈,彻底不要脸皮了。

这还不算,魏广微一投靠了魏忠贤,阉党如虎添翼,阁臣之中,阉党便完全的占了上风。毕竟一个内阁重臣的分量,不是一般的小虾米能比的。

前几日,魏广微的亲戚陈九畴便上书,弹劾赵南星和高攀龙,魏大中在推举山西巡抚的时候,结党营私,把持会推,推举魏大中的老师。

于是,朱木匠生气了,便又训斥了赵南星和高攀龙。

按照大明朝廷的惯例,受了皇帝的训斥,就要上书请辞,装装样子。结果赵南星和高攀龙的请辞奏章递上去,朱木匠大笔一挥:“准奏!”

于是赵南星傻眼了,高攀龙傻眼了,韩爌也傻眼了!

赵南星走了,高攀龙走了,朝廷中东林党的三驾马车就走了两个。为了弥补东林党人的损失,在会推的时候,他们又推举了杨涟和左光斗来担任吏部尚书和督察御史,接替赵南星和高攀龙。结果朱木匠大为光火,自己刚刚将杨涟赶走,你们有推了出来,简直是岂有此理。更加认定东林党人结党营私,因此这些天对韩爌十分的不待见。

韩爌的东林党舵把子做的憋屈,一脸的忧心忡忡。再往旁边看时,只见魏广微和顾秉谦两人神情得意,不断的说皇帝陛下慧眼识英才。

朱由校哈哈笑着,回身对站在一边的工部尚书陈长祚说道:“陈爱卿,你才是慧眼识英才,若不是你们工部奏举李峰,朕还想不到他竟然有这等本事!”

陈长祚无话可说,心中像是吃了一碗老鼠屎般郁闷,却只能道:“为国举荐英才,是臣子们的本分!”

陈长祚对李峰十分不感冒,并不是因为李峰是捐监的原因。这年头,那个衙门里没有几个走后门来的人啊,多他一个李峰也不算啥。只是这一阵子工部里隐隐有传言,这个小子乃是走了魏阉的门路,安插进来的。所以,虽然那天李峰在斗宝大会上出尽了风头,但是陈长祚的心里和其他的东林当然一样,对他起了戒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