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眼前读书读得如痴如醉的王元感,再看看身边跟着认真朗读的卫珣,卫琰叹出口气,翻过书页,跟着有一句没一句地读了起来。
百无聊赖间,忽进来个小内侍,恭恭敬敬道,“晋王殿下,陛下传您过去。”
卫琰的瞌睡顿时没了,赶忙起身跟师傅告了假,理理衣服往立政殿去。
再说立政殿里,林澄洲正在神宗面前侃侃而谈,把那一路北上的景色聊得是绘声绘色,就听见内侍传话声,“晋王殿下到!”
起身回头一看,见一衣着华贵,身形秀拔,朝气勃勃的少年郎君大步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向陛下行礼道,“父皇。”
神宗点头,说道,“你也皮了好些日子了,今个朕给你请的师傅到了。还不快见过。”
这话一出卫琰和林澄洲皆是愣了。林澄洲疑惑不解,这弘文馆内那么多的学士不用,怎的找上我了。心下想想,顿觉不妙,这晋王自幼被神宗亲自带大,无人敢惹,怕不是个好管的。
卫琰进来时就注意到,有个他不曾见过的臣子在殿中。这会看向坐在下首的林澄洲却是一愣。
见此人不过三四十岁的样子,风度儒雅,目光有神,端的一副好相貌,和王珪那样的老夫子迥然不同。
能给皇帝、皇子们授经讲业的大学士,大多已经在弘文馆里熬了许多年,才做到太常博士的,没点资历根本靠不了前。不曾想还有这个年纪的太常博士。他是父皇从哪里找出来的,只盼着他年纪轻些,别像王珪那般耿倔、迂腐。
卫琰正是满头雾水,就听神宗道,“林卿家过去任扬州刺史,这次处理吴王一党,替朕立下了汗马功劳。朕调林卿家回京,是要任吏部尚书一职的,顺带着帮朕管管你。”
又道,“林卿家是朕的肱股之臣,文采不逊王珪,理政不输陈焘,你务必要跟着林卿家好好读书,不可再顽劣。”
原来是那个林澄洲啊。卫琰常在神宗身边,自然知道父皇对这位新晋的吏部尚书的器重和信任,连忙肃穆神色,拜见了师傅,林澄洲亦忙回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