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亲自看着十四爷入睡了,才离开了这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十四爷来了也不轻松,他是恂亲王,代表着大清的态度,所以他来了两天就开始忙碌了起来,贴安民告示,看望当地的族老,送东西作为慰问品,还选了个好日子,去拜了拜土木寺。

土木寺是统称,是西藏着名宁玛派寺庙梅竹里寺的分寺,包括理塘五花寺等在内的十余座寺庙都叫土木寺,又称鲁木饶寺。

但是这里的土木寺,又叫乐莫寺。

被称为佛教讲修如愿至尊之所,圣者密教事部三怙主之地。

寺院位于地势独特、风景幽美的佛教圣地,四周神山环绕,东南西北各有守护神之神山。此处草地秀美、森林茂密、溪水潺潺、瀑布长流,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宁玛巴的道场。

莲花生大士的大弟子、大译师贝若扎纳等众多贤者曾在此闭关修行,大译师贝若扎纳的修行山洞至今仍存。

此处也是当年阿色绿鬃王和与格萨尔王的众英雄们进行比武厮杀的地方,嘎陀贤巴本的弟子、龙树菩萨的化身谷如曲杰嘉赞曾在此为自己的长兄和次兄修建可容一万多人的宏大的寺庙,到现在还能看到其沧桑的遗迹。

后来堪钦仁波切、曲钦仁波切二人和龙萨宁波的转世琪多活佛幼年留下手印脚印等圣迹,另外还有白玛邓灯尊者所骑之牛留下的脚印。

这里以其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精妙绝伦的壁画而着称。

虽然叛军驻扎在这里好几年,但是这里乃是大寺院,就算是叛军,也不能怎么样。

这就是宗教的魅力所在。

十四爷亲自祭拜了一番之后,捐献了酥油二百斤,香油二百斤,铜板一万枚,为大清祈福,为皇阿玛请愿:“只求佛祖保佑我大清与蒙古、西藏等等友谊长存,天下太平。”

他把“世界”改成了“天下”,挺好。

僧侣喇嘛们对这位恂亲王感觉很不错,恂亲王也看出来了,这里的确是佛教圣地,一片祥和的柔光笼罩着这里,以及方圆百里之地,到底是大寺庙啊,就是佛理深厚,要不是有这些喇嘛们在,叛军不一定会留下城中的百姓们。

想十四爷一路过来,某些小城都空荡荡的,不见几个牧民百姓的身影。

这里虽然也是一个战略要地,却保住了这里的很多东西,百姓们,建筑甚至是府衙。

恂亲王还亲自剪下来疑虑头发,供奉佛前:“十四以发代身,求佛祖保佑皇阿玛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这大孝心,感动了土木寺里头的一位坐床活佛。

活佛坐床礼仪是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重大的宗教仪式。

坐床礼仪主要内容是恭敬藏传佛教历代教派祖师以及松赞干布、唐朝文成公主、莲花生、白郎木女神。礼仪上,先由活佛、转世灵童向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和宗喀巴等各教派传承祖师献哈达。

身穿黄色法衣的达赖喇嘛,乘坐黄色来到拉萨,达赖喇嘛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唐朝文成公主、莲花生、白郎木女神的塑像献哈达,并念《成就四业经》。

念毕,在布达拉宫的日光殿上,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交换哈达,并向驻藏大使赠送佛像、礼品等。

接着即在日光殿上举行坐床礼仪庆祝大会。

“坐床”是指用来坐的床,只能坐而不能卧。故在佛典中的床与座,往往可以通用。

坐床典礼根据活佛的地位各不相同,可以分为大、中、小。

这位活佛的名字,十四爷没太听懂,到了这里说的就是藏语了,而且有很多地方藏语是不互通的,所以十四爷只知道是一位活佛。

活佛给十四爷举办了一个盛大的祈福仪式,另外就是给在战争中死去的人念经,火化尸体。

十四爷也是投桃报李,捐给寺庙一千斤的粮食,一千斤的肉,藏传佛教不吃素。

去了土木寺就不能不去益西寺。

益西寺属于象雄佛教雍仲本波教派。

益西寺为雍仲本教大成就者桑达 郎卡 益西所创建,并用他自己的名字“益西”来为之命名。

益西”的意思是“圣智”,桑达益西尊者圆寂时除了头发和指甲以外,全身都化成虹光而成就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