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密报奏折自此始。

密报奏折,也就是“密折”制度,自此开始。

原因很简单,是康熙发现太子爷打听了御前奏折的内容,这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何况,十四那么远的距离,太子都能知道十四有钱,还派人去勒索,这哪儿是一个太子该做的事情?

康熙为此,很是生气。

不过,康熙眼看着就六十岁了,当了五十年的皇帝,亘古未有。

所以他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命卓异武官照文官引见。诏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嗣后滋生户口,毋庸更出丁钱,即以本年丁数为定额,着为令。”

此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

赢得了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交口称赞。

仗着的还是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以及皇家海军的战利品分成,这点老百姓身上的赋税,康熙已经看不上眼了。

他觉得十四说的很对,穷苦的老百姓们,就算是敲骨吸髓,能有多少钱?

还不如往外发展,海上那么多财富,为什么非得要欺压自己的子民呢?

甚至,十四爷听了这个消息,激动地给康熙写信,信中字字句句都是赞赏,甚至还说“等儿子给皇阿玛开疆拓土,将来我们大清的治下,百姓们安居乐业,不再有任何税收,甚至,种地的农民们,朝廷给他们补贴,看谁还敢造反?”

这话说的有些夸大了,幻想的太厉害了。

康熙看了都发笑出声:“这孩子,还真敢想。”

但是十四一片赤子之心,至今不改,甚至还说要给他这个皇阿玛,一个惊喜。

多大的惊喜呢?康熙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只有这个儿子,对他的这一政策支持,其他人都很吃惊,一个朝廷没有了赋税,怎么养活文武百官,军伍兵丁?

甚至是皇亲国戚、勋贵大臣们?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帮人过的日子比他奢华多了,他有十四儿子供着,都有些缩手缩脚呢,他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儿子,提供他们这么大金钱的花销。

正想到这里,雍亲王来了,汇报工部的事情,尤其是黄河河堤那里。

他打算亲自去看看。

“你去看看……也好,光是一些折子也看不出来什么。”康熙点了点头,觉得四儿子这事儿办的不错:“你带着十三去,也好有个帮手。”

“是,十三是个好帮手,还有十五十六,也该出来办差了。”四爷道:“何况这次去,儿臣也需要帮手。”

“行,都带着去吧,对了,把老九也带去,他有钱!”康熙对老九是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谁让九爷做买卖,却不交税呢。

也没有给康熙什么好处。

这让康熙很是不满意啊!

当然,他给了,康熙不一定要,但是他没给,就是他的错。

康熙的心情已经有些起伏不定了,谁也摸不准这老爷子的脉搏。

四爷请示出京被允许了,以及十三、十五和十六都一起去,这让十八阿哥和十九阿哥羡慕不已,他们俩还小,出不了京门,最多出一出宫门,在京城里玩耍一下。

二十阿哥就更别提了,他写信给十四,还有错别字呢!

二十一阿哥都不记事,还在裹着尿布。

但是九爷跟着去,就有些让人吃惊了。

九爷自己也傻眼呢,他接到了消息之后,就跑去了八贝勒的府邸,虽然廉贝勒的府邸恢复原貌,但是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十爷也来了这里,如今经常登门的也就这两位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