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前往中国的序曲

她想到了大卫先生。

在她周游美国各大城市的时候,由于跟大家一起行动,还带着女仆,大卫先生没有跟随,募捐结束后,在家休养,而后又主要往返于在学校和服务中心,大卫先生也没有出现。

陆萍萍觉得首先要搞定大卫先生。因为大卫先生只听奥斯顿的。

她去中国这件事只能偷偷的,绝对不能让柯林斯夫妇,或者奥斯顿知道。不然以后她就别想出门了。

她要越过奥斯顿,只要能把大卫先生骗上船就好了。

她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不过要先和大卫先生联系。

前两天她已经将募捐工作的报告交给了怀特教授。学校已经开始放假。趁着寒假到中国,跟着怀特教授游学,几个月后回来,刚好赶上暑假。再上半年的课程,剩下的半年就可以参加实习。三年的大学教育就结束了。

这么一想,时间过得真快,大学只剩下一年半的时间了。结束大学教育以后,她可能就要跟柯林斯夫妇摊牌了。

他们对她的期望是嫁个门当户对,或者身价更高的绅士。老实说,现在有钱的绅士们,受到的教育,谈吐,气质是十分不错的。但是他们对女士的鄙视也是骨子里自带的。他们乐于让女士当个花瓶,美丽,娇弱,沉默。可没见过哪个花瓶开口讲话,还需要男人们听她的。

男士们对女士们的态度是,带着俯视的爱护。

陆萍萍真的受不了。

跟这样的人结婚,她怕有一天把鞋子扔到他脸上。

经过一年半的相处,陆萍萍发现柯林斯夫妇不是不爱莉莉,而是他们本身就是这样长大的,他们的父母也是跟他们不亲近,他们成长过程中更多依靠女仆和管家。他们的父母也是用钱表达关心。缺什么就买,甚至不缺也给钱。

像柯林斯先生不是重要的日子都是开张支票给家人,重要的日子,礼物也可能是秘书买的。柯林斯夫人不拘节日会买礼物,看着漂亮的裙子或饰品,给自己买不说,还会给家人买。

给陆萍萍买的最多。其次是奥斯顿,然后是柯林斯先生。

她对他们也产生了一定的感情。毕竟相处了这么久,他们对她还算不错。

虽然可能要面临决裂,但是陆萍萍也不打算退缩。她也没有退路。退了,她从此只能当个摆设或物件。

陆萍萍穿好外套,戴上围巾和手套出了门。雪天不好开车,而且大卫先生就住在离柯林斯宅邸几个街区的地方。她打算走过去。

现在已经是1939年1月了,寒冷使街上的人很少。陆萍萍穿着带绒的皮鞋,踩着雪,慢慢走到了大卫先生租住的房子。

虽然仅隔了几个街区,但这一带已经是平民区了,大多是两层楼的小屋,挨的比较密集,路上有孩子们踢着球,街道边有许多小商店。

大卫先生租住的是公寓,两排房间相对,格局有点类似后世的酒店。门一关,谁也不知道邻居是谁,房租较低廉,交通方便,适合单身汉居住。但是不适合年轻女士进入。

陆萍萍站在公寓前的篮球场上,给街边玩耍的孩子一些零钱,让他们按门牌号去找大卫先生。孩子们很开心地跑走了。

不一会,大卫先生下来了。他十分意外,因为这是柯林斯小姐第一次来找他。

实际上,大卫最近在犯愁工作的事情。他此前的工作就是保护柯林斯小姐,而后柯林斯小姐活动范围安全了,不需要他的保护,奥斯顿也没说解雇他。但是无所事事地领着钱,这让他很不习惯。

他想跟奥斯顿辞职,但是又苦于不会别的营生。他是个移民,又不耐烦工厂的工作,唯一的优点是武力值高,如果不给柯林斯小姐当保镖,只能去参军了。虽然在军/队可能也会受排挤,但是比在外面社会要好点。也比较适合他。

但是待遇和生活肯定和奥斯顿少爷给的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