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继室千金 姚桉桉 3771 字 8个月前

过了没有一会,她接着便听到屋里传来一阵摔碗的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的清晰。

侯府里人人都说二小姐知书达理,为人宽厚,对待下人也都是亲和有礼的。她虽是白氏生的,却不像白氏那样刻薄,也不想三少爷这样长得那么没出息,府里下人都说她是歹竹里面出来的好笋。也只有她才知道,二小姐在生气的时候,也会这样关起门来摔东西发脾气。

屋子里面,周世珊摔过了两个茶碗和一个花瓶之后,接着便有些绝望的坐到了榻上,双手撑在小几上,低着头默默的留着眼泪。

她自小便有这样心志,所以琴棋书画,夏三伏冬九寒,她日日苦练不缀,练琴练得手指都破了,血从指头上流出来染在琴弦上,她却不舍得停下来休息一下。因为听说当时为太子的皇上喜欢下棋,便日日苦练棋艺,拿着棋谱研究棋局。但如今,她从前的付出还有什么用呢。

倘若从来不曾给她希望,她或许也会伤心,但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失望。但明明给了她机会,明明只差一步,只差一步她就能得到她想要的了。但却忽然告诉她,这个机会从来就不是准备给她的。上天为何会对她这样残忍。

她握了握拳头,有一瞬间她甚至产生了杀意。若是周世珑突然没了,若是家里只剩下她一个选择,父亲和二哥是不是就会让她代替周世珑进宫了。

但是很快,她眼中的杀意掩去,心中的念头打消在了心里。

二哥是个护短的人,倘若她真的杀了周世珑,他不会饶过她的,他会让她给周世珑偿命。就算她自诩机智,但也没有这个自信能瞒得了二哥。而至于父亲,他一样不会饶了她,他会宁愿从族里选个姑娘送进宫,也不会让她进宫去。

她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可是,难道她真的就这样认命,让自己的付出付之东流,然后在宫外找个人家嫁了,与那些平凡的男子共度一生。不,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

在另一边景澜院里,王檀一看到周世瑛从门外走了进来,便从椅子上站起来迎上去。

王檀让屋里的丫鬟下去之后,然后才与周世瑛一起坐到了榻上,接着问周世瑛道:“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世瑛叹了一口气,道:“是太后。”接着便将今天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今日白氏和周世珊进了宫,郭嫔将她们引见给太后,原打算是让周世珊能提前在太后面前刷刷好感。

郭嫔生了太后唯一的孙子,虽郭嫔平时有些出格的地方,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皇上对她还是不错的,也见了周世珊和白氏。

那时正巧陈贵太妃和皇后都在,周世珊会说话会讨人开心,不仅将太后哄得十分高兴起来,连陈贵太妃也是被哄着十分愉悦的,而皇后被她用若隐若晦的话表过忠心后,对她的印象也是改观起来。

众人在皇太后的宫里,本是说的十分愉快的。太后对周世珊也是一阵夸,又夸白氏会养女儿,连白氏都以为这事经了太后这里,怕是十拿九稳的了。

但就在此时,太后却突然想起了周世珊来,开口对白氏道:“哀家记得继远侯府好似还有一位三小姐,虽说是庶出,但自小也是在你身边养大的。你能将二小姐养得这般出色,想来这位三小姐也是十分不错的。不如让人将这位三小姐也接进宫来让哀家瞧瞧。”

白氏当时脸色就僵了,她自来出门应酬,从来都不带周世珑,巴不得外人只记得侯府里面有一位二小姐,不知道侯府里面有位三小姐。她不知道太后是怎么知道周世珑的,但潜意识里知道若是今日让周世珑进了宫,对她们母女是大大的不利。

白氏僵笑了笑,推脱道:“珑姐儿自小胆子小,是个不爱出门的。加上近来臣妇在给她相看人家,这人家也有了眉目,她就更爱躲在屋里绣嫁妆了。臣妇只怕她进宫来,行事太过畏缩会令太后看了不喜。”

说她胆子小不爱出门,是想告诉太后她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说给她相看人家,这是想说她就要定下人家了,白氏本是想打消太后的念头的。哪知太后却笑着道:“胆子小些怕什么,难道哀家长得青面獠牙会吓着她,你就放心让她进来就是。”说着便吩咐人去将她接进宫来。

宫里来人要接府里的小姐进宫,府里的人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府里能管事的主子都不在家,连个请示的人都没有。府里的管事不敢抗太后的旨,只得请出了三小姐,三小姐倒是无畏的上了轿,管事却是急出了一身冷汗,轿子一走便令人去通知周世瑛了。

周世珑进到太后宫后,等可过了头,太后便将她拉到身边问了几句类似于“叫什么名字?”“年岁几何啦?”“有什么爱好没有?”

周世珑一一答了,答得颇为大方得体进退有度。过了一会,太后看着站在她身边不亢不卑的周世珑,突然笑着对白氏道:“你这位女儿倒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有些胆小。”说着又回过头来对周世珑道:“算了,我不将你拘在哀家身边了,免得你拘谨,我让宫女领你到御花园里散散。”

白氏还有些不明白太后的意图,但屋中其他人却都或多或少明白了太后的用意所在。周世珊听到太后让宫女领着周世珑去御花园时,整颗心都是在往下落。她多少还想抗争一下,便站起来对太后道:“娘娘,不如我陪着三妹一起去吧。”

太后却笑着道:“我知你担心妹妹,但哀家还能让人将她送到火坑里去不成,你就留在这里陪哀家说说话。”

太后话已经说到了这里,周世珊也没了奈何,只得重新坐了下来,眼睁睁的看着宫女领着周世珑出了寿康宫。

周世珑出去之后,周世珊便开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说话也早没了之前的伶俐。好在太后本也不是为了留她说话,倒也不在意。

而另一边,周世珑跟着宫女走到了御花园,因御花园里花树多,周世珑头上的一支簪子被一根树杈勾了下来,周世珑低头去捡,不曾想却有一双骨骼修长的手抢在她前头将簪子捡了起来。

周世珑抬起头来看,看到的便是一个穿一身金黄龙袍,面相十分美貌的年轻男子。

她旁边的丫鬟屈下膝来,道:“见过皇上,皇上万岁。”

周世珑也跟着屈膝拜见:“臣女叩见皇上,皇上万岁。”

皇帝将簪子拿在手上看了一眼,也不递回给她,反而笑起来看着她问道:“你是谁?”

周世珑道:“臣女乃是继远侯周元章之幼女。”

皇帝又问道:“你来御花园里做什么?”

周世珑叹了一口气,颇有些无奈的道:“皇上不是知道么。”太后让宫女将她带到御花园里来,不就是为了让她跟皇上来一场偶遇。

周世珑倒并不怎么怕皇上,既然知道他想让她进宫牵制前朝,便知道皇上不会因为她一两句话而罚她。

皇帝从看到周世珑的那一刻开始,自然知道这是太后特意的安排。他倒是不曾主动示意过太后这样做,但太后为了他好,却会主动为他做一些事情。

但他有些意外,一般的女子,便是知道这是太后特意安排也不会故意挑破,而她却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语气中对他明知故问行为还颇有些不耐。

皇帝低头仔细打量了她一眼,穿着一身浅紫折海棠花的对襟褙子,梳着简单的随云髻,面容疏浅中带着妍丽,眼睛如含秋水,只是表情疏离,看不见遇到他的欣喜。

皇帝觉得她的眼睛颇有些像他的生母陈贵太妃,陈贵太妃也有一双这样像秋水一眼的眼睛。他记得父皇生时,最喜欢的就是她那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