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惊破5

“此乃帅司的成算之法……还请制使过目。”

事实上在这个基本目标之下,以王端臣为首的北伐帅司给我提出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就是乘着短暂的天晴配合城西的军队,对洛北之地发起多次全面攻势,直到重新驱逐和压缩,城外北军的活动范围和驻守据点,剩下的东西就看各自的表现和发挥了。

这也是看起来最中规中矩的方略。

第二个方案,就是配合城西的声东击西之势,突入城北而重新截断河阳桥三关,对于都亟道内敌军的后续支持;当然了,这个方案里淮东军也不是主角,只要能够拖住足够数量的敌军就行。

第三个方案,就是希望我部主动移防入驻到洛都东北的金墉城,越过河南别遣军的最大防区,重建立一道新防线和大型据点来,以本身存在军势压迫和牵制城北的兵力。

看起来,也就是以实质武力的存在炫耀肌肉打酱油的角色。

总而言之,看起来是比较周全和细致,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权衡的结果。比如特意强调,我麾下铳军善于守御和野战的作战特色,而专门量身打造的一般。

至少从明面上看,虽然这虽然这三份方案在细节上,也不免充满了某种,“不要来捣乱和坏事”之类隐隐拒人千里之外的意味;但仅仅是让我部牵制和截击城北的敌军,给正面战场减压,那倒还是可以考虑接受一二。

毕竟,按照江宁行在的均旨和大本营的敕令,我麾下的淮东军对于中路大军只有在大目标和战略层面上的“协从之责”,却没有在具体指挥上的“听从之分”。

在此基础上,我也要为这数万淮东将士的存亡,和维护保存自己的实力多考虑一些;

如果可能的话,我巴不得把这个过程变成壁上观的静坐战争,只用最低限度的战场接触,权作给我的部下培养战场经验和实战磨砺,锻炼一下将官们在大型战役中的战略格局和眼界。

但也不是马上可以表态和接受,还需要相应的条件和交换内容。

“我也有相应的要求……”

因此,无数念头闪过之后,我在他面前深处三根手指,慢条斯理的道

“还请制使示下一二。,。”

对方果不其然的回应道。

“第一条是将前军的余部划拨过来协力;我需要这只可以与我军战法同调,又有渊源和实地经验的部伍”

“这个恐怕要与别遣军所部协调了……毕竟帅司不是直领……”

“这个是你负责传话回去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沉声打断他道。

“也是一切交涉的前提……”

然后他就知趣的闭嘴,让我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