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深以为然,正准备出口应和的时候,只闻又传来清脆一声“噹——”。
仿若是时间定格了一般,众人目瞪口呆,那……那样绝妙的上联被对出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十余岁的童子答出来的?莫不会是幻听了吧?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不知说如何是好,在没有看到樊凡给出的答案之前,他们是不会轻易服气的。
其他学子正准备闹上一闹,那三楼不知为何,居然敲了三声之后,又敲了一声,总共四声。
众人亦是不解,这时有人猜测道:“莫不是三楼有人在乱敲铜锣,其实这小童根本没有答对题目。”
“李兄此话甚是在理,怕是哪个小厮误敲了铜锣,这等绝妙的上联,一个未满十岁的小童怎么可能答得出来。”
樊凡并不需要跟这些人解释什么,这个时候,只见三楼之上,判卷先生走出门,对楼下众人喊道:“下联极佳,再敲一锣,以示嘉许!”
原来不是没答出来,而是答得太好了,多敲了一下,那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李兄,一时煞红了脸,灰溜溜钻出去了。
“既然是极佳,那不如放出来,让我等也拜读拜读,不然难服众意!”有人站出来喊道。
“对,放出来看看。”不服之声不在少数。
倒也不怪他们,他们读书十余载,十五六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如今全然输给了一个十岁的小童,心中自然难以接受,忿忿难平。
况且文人之间,自诩清高,未相识前,多是不服。
客栈满足了他们的请求,把樊凡三道题所答内容全部誊写在布幅上,依次挂在墙上,以供众人评判。
第一、第二题虽难,却没甚么人在意,众人皆围观第三题所答,只见写道:“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合之为: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字形组成、字面含义、全句意境,皆能一一对上,判为极佳并无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