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活一次可不是为了做搅屎棍,搞得家宅不安的。上辈子他自己那么的混蛋,要是没有哥哥嫂子们和爸妈的帮助,四个小孩李慧哪里养得起。
从钟元良离家开始,这些年来大哥和二哥他们一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即使是亲兄弟,能做到这一步的又有几个。嫂子们也同情李慧,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见,钟回他们几个和钟元良自己都得承这份情。
上辈子也确实是这样,钟回他们几个是看不上钟元良这个亲爸的,但是他们对大伯二伯和两个婶婶却是敬重有加。后来钟元良想跟钟回他们和好,钟回他们是不屑一顾的。他每次看到钟回他们这么对大哥和二哥,心里都嫉妒得很,可是他有什么嫉妒的理由吗。
现在天气还是有点凉,钟元良一边踩着踏板,一边想着事,没一会身上就热乎乎的。这些钱怎么花才能效率最大化呢?
最后钟元良规划了下,首先这些钱他最多只能花一半,另外一半他得存着,买邮票的事情还得瞒着爸妈,要是知道他花那么多钱买邮票,肯定要骂死他,说他不务正业了。
乡下人写信本来就少,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邮票?这不是浪费吗,邮票什么时候都有卖,到时候用再买就是了。
所以待会儿买好邮票绝对不能让爸妈知道,虽然他也想说服家里人也一起买一点,但是他知道家里人是不会买的,所以也就没说。等他有钱了,再慢慢报答大家就是了。
买邮票花了一半的钱,那么剩下的钱在没找好用途之前,是绝对不可以乱用的,得存好。
钟元良骑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到镇上了。镇子叫玉和镇,钟元良老家铜山村是它下辖的八乡十三村之一,从铜山村走路去镇上的话大概得两个时,骑自行车快一点,也要一个小时。等以后交通方便了,开车就半个小时。
镇头是通向乡下的几条路,镇尾是整个玉和镇的母亲河,茶江,它是玉江的一个支流,养育了千千万万的玉和镇居民。
现在,从玉和镇到省城南山市的玉和大桥还没有开始修建,坐车去省城要绕很远的路,又贵又不方便。所以大家现在首选去省城的方式都是在渡口坐轮船或者快艇。
整个镇子以一条从镇头通向茶江的大街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因为茶江这个渡口的关系,经常会有大量来来往往的人群,使得这条街格外繁荣,特别是靠近渡口的地方。
大量的人流给这一片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茶江附近的房子之前就有人在那边开店做生意。后来正式改成了商铺,开了许多饭馆,小旅馆,补船修船的店。
坐船去省城有可以坐轮船,也可以坐快艇。坐轮船便宜但是时间长,快艇要贵一两倍,但是到南山市的时间短。
等过个十几年玉和大桥修建好了,就极大地缩短了去南山市的路程,路费也降低了很多。
但是繁华忙碌的茶江渡口也从此就萧条了,大家都往新的商业中心迁徙,以至于那一片住的人是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老人家在那里生活。
年轻人要么外出发展,要么是搬到和谐路,也就是新的商业中心,那边去了,因为客运站就在那里,围绕客运站又建了更多的商铺。
邮局就在大街的中间,这是一栋五层高的建筑大楼,一楼是办事处,二楼到五楼是邮局员工住的地方,在大家的房子普遍还是一层两层小平房的时候,邮局可以说是镇子的标志性建筑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