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元良家里是没有自行车的,师傅家倒是有一辆,但是一般是不外借的,所以钟元良他们回家就自己走回去,再走回来,走习惯了倒好。
“元良,我结婚的时候我妈说给我准备一辆自行车,票已经换好了,花了一百斤粮食呢。以后我们回家,我就骑车子送你回铜山村,省得要走这么久。”可能是要回家了,江建国很高兴,一直不停地在跟钟元良说话。
“是啊,等我有钱了,我就去买一辆不要票的,天天这么走路,腿都要走细了,不过现在没钱也白说,还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赚到买自行车的钱。”钟元良说,他现在觉得走得有点累,上辈子虽然没什么钱,但是交通方便啊,根本不用走这么久路。
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还好一路上有江建国,两个人说说笑笑倒不怎么无聊,要是钟元良一个人在路上走,走这么久的路,估计很闷。
“元良,我们村到了,我先回去了,你路上小心哈。”江建国跟钟元良挥了挥手,转头往村子里走去。
他们附近这几个村子像钟元良家在的铜山村,江建国在的江家村,和师傅在的李家村,都是绕着一个大湖分布的。
这个湖叫洋湖,连着玉江,是玉江的泄洪口,涨大水的时候可以分洪,防止洪水泛滥。因着洋湖,旁边的几个村子是靠水吃水,一半的人都在从事打渔的行当,另外每年涨水也带来大量肥沃的河泥,他们这一片,土地都很肥沃。剩下的另一半人就务农,所以这几个村子生活得都不错。
马上要到丰鱼期了,到时候湖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渔船,湖里是休养了半年的鱼群,一网下去,里面都是活蹦乱跳的鱼。这个时间出去,渔民们都是满载而归,钟元良曾经跟着他二叔上过船,有幸见过这个场面,真的是非常壮观的。
不像后来,湖里面的鱼因为打捞的太频繁了,又因为天气干旱,严重影响了湖里的水量,后来钟元良再也没看见过这种壮观的场景。
想到这里,钟元良突然有了一些想法。他们村子靠近湖,即使不是打渔的,也能经常吃到鱼。但是那些离湖远的地方,吃鱼就很少了。
如果他把鱼运过去卖,不要票,估计生意应该会不错。如果做的话,并不需要钟元良去打渔,他家二叔钟成功就是渔民,跟他叔说好,货源就不成问题了,到时候自己再找找销路。钟元良把这个想法记了下来,看以后有没有可能做。
走了一个小时后,终于到铜山村了,他家在村子的中心,现在的房子是后来新盖的砖房,砖都是大家用河泥一块一块自己烧出来的。院子里面也用这种砖铺了一层,非常平整,在院子里面晒谷子非常方便。
房子建好后,很是气派,冬暖夏凉,在村子里也算很不错的了。后来家里人多了,大家出钱又加盖了一层,可惜住了没多久,大哥二哥他们就自己出去盖了新式的楼房住,这个房子就留给李慧和孩子们住。本来爸妈是要跟大哥一起住的,但是他们看李慧一个人带小孩太辛苦了,就留下来帮忙带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