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做酒席都是自己买好菜,请师傅到家里来做,实惠又好吃。李慧因着这份手艺,除了农忙的时候要干农活,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给乡下办红白喜事的人家主厨,工钱高,又能经常带一些好菜回家,不然就她种田那点收入,钟元良又从没给过生活费,哪里养得起四个小孩。
可是即使她已经这么辛苦,孩子也大多读完初中就没读书出来做事赚钱,为的就是减轻一点李慧的负担。
钟回他们也知道李慧一人养他们很辛苦,所以后来赚钱了对李慧是特别地孝顺,后来做了新房子,都说接她到新房子里去住,李慧自己不愿意麻烦小孩,还是选择一个人住在老屋,在院子里开了点地种点自己吃的蔬菜什么的,其他的田和地就租给别人种,每年的租钱就是她的生活费了,也不要孩子们另外给了。
那个时候农业税取消了不说,种地政府还会给补贴,孩子们和她分到的地,一年租钱也有一万多。虽然她说这些够了,孩子们还是每年都会给她钱,让她不要净想着省钱。
一个乡下老太太,这些钱足够她生活过得很滋润了。不像钟元良自己,年轻的时候花钱没个数,后来年纪大了,赚不到什么钱,最后也只能给李慧和孩子们留下那么一点钱。
想到钱,钟元良就有点烦躁,他现在完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么些年来还是在靠父母养,没钱怎么做事,不做事怎么赚钱。
刚才收拾衣服的时候,钟元良算了算自己身上到底有多少钱。他们家没分家,钱都是他妈张水云在管,钟元良身上的钱都是他妈给的,乡下没什么好消费的,倒是一直留到了现在。
可是即使留到现在,钱也不多,只有十来块钱。虽然说现在大米也就一毛五一斤,这钱看起来是很多,能买□□斤大米呢,事实上根本不够看。
他是想到时候能到镇上开店的,这么点钱,他是能租今天房啊。
而且现在镇上买东西还是要票,买缝纫机要缝纫机票,买自行车要自行车票,没有票根本买不到东西。钟元良只有钱,没有票,这些钱又能干些什么呢?
不过还好,等过几年,粮票制度就结束了,到时候也方便了,不然像他一个农村人,要弄到票据得多困难啊!他又不是吃商品粮的。
不过这些票据等它不值钱的时候倒是可以收藏一些,他还活着的时候这些票据价格炒得就蛮高了。到时候他收一些,等价格高了,他转手出去就是钱,就算不转,留着传给子孙后代也是一笔财富啊。
想到收藏,有什么东西划过钟元良的大脑,他腾地坐起身来,自己刚才是说收藏什么来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