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80年代

一辆自行车三个人,姜渔虽然长相瘦弱,但是力气不小,踩起来并不吃力,于是难得抽出闲情问姜婷婷道:

“家里没有柴火了吗?”

姜婷婷虽然不想和姜渔说话,但是拿人嘴短,只得道:“家里还不差这点子的柴火,是学校的柴火不够了,让学生每人带一捆过去。”

姜渔一愣:“上学连柴火都要自己带?”

姜婷婷却没好气的道:“你别在这装模作样了,难道你以前没带?你上初中那会儿还不是每月都要上交柴火的,只是你从来不动手,都是婶婶准备的,也难怪你不记得了。”

车子在姜家的那座青砖瓦房前停了下来,姜渔突然觉得有点心酸,想起了已经七十岁的姜奶奶,生活给予这个老人太多的磨难了,他这个做儿子的再也不能让她受罪了,他放下宝儿,让她提着馄饨进去陪奶奶,又到村西把姜婷婷放了下来,最后才去周老二家还自行车。

此时周老二家正在打水井,几个师傅上下忙活着,周老二给他们一人装了一根烟,才出来对姜渔道:“回来啦,我这几天都要忙水井的事,车子你拿去多骑几天,不妨事的。”

周老二说的大方,姜渔可不好意思再厚脸皮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自行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大奔”,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自行车其实比二十一世纪的小汽车还要珍贵,隔在现代你找别人借车,别人可能还会推三阻四呢,所以周老二对他的这份好,他也死死的记在了心里。

“周二哥,我跟你说,我今天去了县里看了百货超市里面的生意是最好的,好多新式的东西,比如丝袜、踩脚裤、碎花裙、皮鞋、面霜、口红之类都是非常得年轻人的喜爱,都是供不应求的,你若是再去省城,不妨去收购一些拿回来贩卖,生意肯定能好的。”姜渔靠近了周老二道。

周老二竟然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农村去省城务工的农民,自然不是笨人,此时也来了兴趣道:“兄弟,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这次去省城就是想着先去买点紧俏的货物回来试试的,既然你也有这份心思,到时候回来了,我们一起干。”

姜渔不敢直接答应了,因为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比别人多了一份的见识,但是即使身处这个时代,真正的能人并不缺少见识,很显然周老二就是这样的能人,他如果搭着周老二一起干,很显然是他占了便宜的。

“周二哥,跟着你干当然是好了,只是我还想着参加高考的。”姜渔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参加高考啊!”这下周老二是更加高兴了,脸颊红彤彤的兴奋道:“参加高考好啊。好志向,要说这社会发展了还是得多读书了,我现在去了省城就是深有体会了,当时要是好好读书也去读个大学该多好。”说到这里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不再说了。

“既然你有这个想法,就好好读,读出个人样来,至于生意的事,等我回来了再说。”此时的周老二像是一个老者谆谆教诲着。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姜渔转了身,一个人往家里走去,他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这个周老二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人,也许在将来,他们还会有更密切的交集。

而小路一头的夜色深处,姜阳阳打开了手电筒的光,脑海里不断回想着刚才姜渔和周老二的对话,怎么可能,小叔叔竟然还想着去参加高考,难道他忘了当初他被学校开除的时候,校长说的什么话了吗?

校长说:“收了你这样的学生算我眼瞎了,你敢再回来,我打断你的腿。”

作者有话要说:我会日更的!

谢谢青花扔了1个地雷,么么,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