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夫里洛夫等人互相望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借口。
从这方面来说,第270号命令反而是个优势。
“这项任务很危险!”加夫里洛夫少校说:“因为他们会被人误会为叛徒!”
“但恰恰因为这样他们更有机会赢得敌人的信任!”瓦连卡说。
“是的!”舒尔卡说:“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筛选,副指导员说的对,相比起军事素质来说,这支部队的思想意志以及应变能力更为重要!”
于是第一个实质性操作就是筛选。
筛选并不困难。
毕竟此时距离战争爆发已经有段时间了……和平时代的筛选才是最困难的,因为口号人人都会喊,但是真到生死关头就可能是另一回事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和平时期的部队是天花板部队”,大意就是用来看而不是用的。
反而是战争时期的筛选容易得多,他们只需要从部队中挑出表现勇敢或是经受住考验的官兵就可以。
然后这些士兵的花名册就一叠叠的被送进了舒尔卡的临时指挥部,指挥部的人手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第一批游击队一共三百人……这些是针对第聂伯河东岸的地区设立的。
加夫里洛夫把他们命名为“别尔哥德罗游击队”。
别尔哥德罗是第聂伯河的东岸的一个主要城市,此时的它已经成为德军阻挡西南方面军的一个重要节点和补给点,当然也就是游击队的主要目标。
舒尔卡把这三百人分成十个小队,每个小队只有三十人。
三十人的兵力是少了点,但炸桥、炸铁路并不需要多少人手,人越多反而越容易暴露。
更何况他们还可以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发展新生力量壮大自己。
一个难题是:为了防止一人被俘做了叛徒就牵出所有人,舒尔卡必须做到这些小队互相不了解。
() 1秒记住网:baoge。baoge